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维数方法,研究了广西沿岸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相空间重构的延迟时间τ为3△t,当关联维数趋于饱和时,石头埠,北海和龙尾的相空间维数为7,而涠洲岛为9,它们的关联维数平均值平均值分别为6.6507,6.5414,6.7059.  相似文献   
2.
相关方法分析Nino3区SSTA和风应力的关系,发现前期风应力距平场与Nino3区SSTA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超前8个月时就有所显现。影响Nino3区SSTA的主要风应力区域的位置随风应力超前的时间缩短均向中太平洋扩展。数值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风应力对热带太平洋SST作用的结果表明,强相关区域的风应力对形成和维持热带太平洋SST的气候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SST的年际变率有重要贡献;相反,强相关区域以外的风应力对形成和维持热带太平洋SST的气候场起重要作用,但是对SST的年际变率所起的作用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选取反映大气环流作用的500hPa的三个因子场:1956~2001年环流特征量、振幅和位相资料作为预报因子与钦州市1957~2002年5月降水量求相关比,将求得的高相关比因子用非线性映象法制作钦州市1995~2002年5月的降水量预报,试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国月平均气温场遥相关结构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月平均气温场的遥相关结构。指出,我国冬季月份的气温场的跷跷板特征不明显。夏季月季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给出了各月的遥相关模态及强度。指出,月平均气温遥相关表现为从南向东北,西北方向的辐射状。在105°E以东呈东北-西南向。在105°E以西呈西北-东南向。这种遥相关结构是由环流异常造成的。而且可以在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场预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月气候变化的一种多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旭  李敏  尤卫红 《高原气象》2001,20(4):441-446
为了充分利用过去和现在对气候系统进行定时观测而积累的大量数据 ,本文提出了月气候变化的一种多时间序列逐月滚动预测模型 ,并从与云南月气候变化有某种物理关系的 2 0多个时间序列出发 ,实际建立了一个云南月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序列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在提前预测的时间尺度为 2个月的条件下 ,该模型对云南 80个气象观测站点 1995年 1月— 1999年 10月的逐月雨量和气温预测结果检验的最新业务标准评分平均可分别达到 6 6 .7%和 79.0 %。该评分成绩已明显高于云南省气象台目前的实际业务预测水平 ,并达到了“九五”攻关的目标要求 ,因此该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河干流山区流域月蒸发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西北内陆河山区流域的水文循环,对于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数值迭代方法,对黑河山区流域平均月蒸发力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区平均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月蒸发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降水和气温都是影响蒸发力的一个综合因子。  相似文献   
7.
用中国西部10省区(110°E以西)13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夏半年4—10月的月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地区受不同降水体系影响,降水在时空上的差异很大。天山北部主要受西风带降水体系影响,月际降水差异不大;西北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雨带影响,降水具有西进北抬尔后东退南辙的特征;高原季风雨带对四川西部、云南和西藏有明显影响,雨季从东南向西北开始,而结束与此相反。月际和年际标准差表明,在以南疆盆地为主的东北—西南一带地区的标准差为高值区,而该地区以东和以北地区的标准差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
用NCEP/NCAR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月平均地表反照率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琼  钱永甫 《地理学报》1999,54(4):309-317
本文利用1979年 ̄1995年17年平均的NCEP/NCA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了全球月平均地表反照率.从所得结果的时空分布来看,用NCEP/NCAR辐射资料得到的全球地表反照率基本  相似文献   
9.
A prerequisite of a successful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is that large-scale predictors simulated by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 must be realistic. It is assumed here that features smaller than the GCM resolution a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realism of the large-scale predictors. It is tested whether a three-step method can improve conventional one-step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The method uses predictors that are upscaled from a dynamical downscaling instead of predictors taken directly from a GCM simulation.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downscaling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in Sweden. The statistical model used is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hat uses indices of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850-hPa specific humidity as predictors. Data from two GCMs (HadCM2 and ECHAM4) and two RCM experiments of the Rossby Centre model (RCA1) driven by the GCMs are used. It is found that upscaled RCA1 predictors capture the seasonal cycl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the GCMs, and hence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ownscaled precipitation. However, there are only slight improvements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seasonal cycle of downscaled precipitation. Due to the cost of the method and the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the downscaling results, the three-step method is not justified to replace the one-step method for downscaling of Swedish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0.
Variables fields such as enstrophy, meridional-wind and zonal-wind variables are derived from monthly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ous fields. In this work, we select original predictors from monthly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ous fields and their variables in June of 1958 - 2001, and determine comprehensive predictors by conduct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respectively with the original predictors. A downscaling forecast model based on the back 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is built by use of the comprehensive predictors to predict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in June over Guangxi with the monthly dynamic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products. For comparison, we also build another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ith the same predictands by using the former comprehensive predictors selected from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ous fields in May to December of 1957 - 2000 and January to April of 1958 - 2001. The two models are test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superposition of the downscaling mod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ne based on former comprehensive predictors, bu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downscaling model depends on the output of monthly dynamic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