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最近,在北京珠宝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金丝砗磲"。通过常规宝石学检测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金丝砗磲"并不是砗磲,而是一种海洋腹足纲类海螺贝经染色而成的饰品。该海螺贝呈螺旋状层状构造,可以通过其表面颜色不均、黄色部分不透明、黄色部分无荧光加以鉴别,也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不同内倾角海螺笼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水槽中,观察了4种不同内倾角(35°、45°、55°和65°)的海螺笼对脉红螺的诱捕效果,同时还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海螺笼诱捕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海螺笼捕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内倾角对海螺笼诱捕效果影响十分显著(P<0.01),其中内倾角为4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最好,内倾角为35°和55°的海螺笼较好,而内倾角为6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则最差。同时发现,内倾角对脉红螺的个体大小具有选择性,随着内倾角的增大,壳高<7cm的个体占相应笼诱捕总数的百分比越来越小。光照对海螺笼的捕捞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梁艳  赵杰  王来 《矿物岩石》2007,27(2):12-16
通过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DSC)等技术分析了蜘蛛螺贝壳粉末的成分和热行为。XRD和DSC结果表明蜘蛛螺贝壳是由文石型碳酸钙构成,在300℃文石转变为方解石。红外光谱表明在海螺壳的有机质中存在NH,OH和amide等官能团,在文石晶格或有机与晶体的界面处存在HCO3-原子团。加热后的FT-IR特征峰的峰型和峰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在250℃加热1 h后贝壳的有机质部分发生分解;在500℃~600℃时海螺壳中的有机质仍然没有完全分解,揭示出贝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