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81篇
海洋学   77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 1 5个随机引物对建鲤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 ,结果显示 ,建鲤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 0 91 81± 0 0 73 8,多态位点比例为 0 41 67,平均杂合度为 0 1 884。表明建鲤种质较纯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小。建鲤优良性状产生的分子学基础是等位基因的杂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首次对官房铜矿的矿物组合和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矿石矿物为中-低温热液成因,并受火山机构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和辉银矿。矿石中银与铜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方铅矿中不含银。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铜矿物或黄铁矿中;银的独立矿物含量低,且多呈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黄铜矿、斑铜矿及黄铁矿中,或以微细粒状赋存于矿物颗粒间和斑铜矿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报道用室内实验方法对鲢鱼摄食强度和摄食节律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影响它们的因子。提出鲢鱼在不同水温、不同花粉密度及不同鱼规格下的摄食量的统计分析。指出:食粒密度和水温与摄食量正相关,而鱼规格与摄食量负相关;食粒密度对摄食量影响最大(P<0.01),其次为水温;水温和食粒密度在影响摄食量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鲢鱼摄食强度在室内条件下也具明显的昼夜节律。在食粒规格较小、密度较低且溶氧充足条件下,鲢鱼夜晚非但不停食且出现摄食率次高峰。在本实验条件下,鲢鱼的日摄食节律与水温和光照无关,可能受饵料可得性和自身的生物钟节律等制约。  相似文献   
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围隔实验过程中水柱颗粒物主要色素的组成及动态变化,并就滤食性鱼类鲢对水体主要色素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柱中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异黄素、岩藻黄素、黄体素、玉米黄素和蓝藻叶黄素等,未放鱼的围隔中实验后期各种色素含量均降低到最低水平,有鱼的围隔中鱼类密度越高则色素含量降低越多。未放鱼的围隔中叶绿素a代谢产物———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a与叶绿素a的比值均大于其它围隔,有鱼的围隔中鱼类密度大的这几个比值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河南桐柏县破山银矿和银洞坡金矿的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桐柏县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破山银矿和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前庄背斜的轴部和两翼,围岩为歪头山岩组,矿体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两个矿床的矿石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很窄,位于-1.8‰~5.3‰之间,具塔式效应,与围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类似,具有深源硫的特征,由混合总体筛分可推测围岩提供了大部分硫源,破山银矿δ34S∑S为2.8‰左右。同时赋矿围岩的Au、Ag含量远远高于地壳丰度,因此可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歪头山岩组。  相似文献   
6.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银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辽宁青城子矿集区金、银的成矿时代 ,分别以含金硅化岩和含银网脉状石英晶体内流体包裹体为对象 ,应用Rb_Sr法测得金、银成矿的等时线年龄为 (2 33± 31)Ma~ (2 34± 14 )Ma ;作为对Rb_Sr法测年结果的验证 ,又以与贵金属矿石矿物共生的热液石英为对象 ,用40 Ar/3 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得坪年龄tp=(2 38.78± 0 .74 )Ma~ (2 38.80± 0 .6 0 )Ma,等时线年龄ti=(2 39.4 6± 1.13)Ma~ (2 4 0 .35± 0 .88)Ma。Rb_Sr和40 Ar/3 9Ar两种方法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 ,与本区印支期岩浆活动时代〔2 17.6Ma~ (2 30 .7± 5 )Ma〕吻合。  相似文献   
7.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兰坪盆地内新发现的矿床,属东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矿床主要产于下白垩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本文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入手,与滇西喜马拉雅期富碱岩体相比较,它们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区,这种源区被认为是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EMⅡ型”富集地幔源。  相似文献   
8.
河南熊耳山区的铁炉坪银矿定位于高级变质基底中的NE向断裂带中,是熊耳山脉状造山型金、银、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作用包括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脉3类矿物组合。早阶段成 矿温度大约为373℃左右,成矿流体δD=-90‰,δ~(13)C_(co_2)=2.0‰,δ~(18)O=9‰,来源较深;晚阶段流体温度<203℃,δD=70‰,δ~(13)C_(co_2)=-1.3‰,δ~(18)O=-2‰,属于浅源大气降水热液;中阶段流体均一温度210~249℃,δD=-109‰,δ~(13)C_(co_2)=0.1‰,δ~(18)O=2‰,是深源与浅源流体的混合。对比讨论表明,熊耳山区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熊耳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类的三者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均无法提供具有早阶段流体D-O-c同位素组成(高δ~(18)O和δ~(13)C,低δD)的成矿流体,表明早阶段流体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的碳酸盐-页岩-硅质岩建造的变质脱水作用。矿石硫同位素组成较低,铅同位素比值较高,同样不可能来自熊耳山的主要地质体,更不可能来自其下伏的地幔和下地壳,指示成矿物质和流体应主要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尽管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地层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尚待补充,铁炉坪银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似乎只能借助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才能合理解释。即华南与华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银矿产资源现状成矿环境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金银矿产具有类型齐全的共同特点,其资源和开发前景表现为金矿优于银矿。金矿成矿环境有利,成矿时代及资源分布广泛。但是,储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矿床不多,富矿少,资源利用程度高,且浪费严重,存在重开发、轻勘查等问题。银矿虽然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是我国资源保证程度较低的矿种之一,也存在特大型矿床少、探明储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昭平  吴建章 《福建地质》1996,15(4):177-189
本根据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及近年来的矿产勘查,成矿预测和专科研成果,综合论述了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银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同时指出,火山热液充填充代型银矿是本区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成因类型,并阐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