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活动星系核 ,特别是blazar天体的研究现状 ,对blazar天体的多波段与多波段能谱特性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 )γ噪blazar天体的短时标光变研究 ,通过对 1 6个γ噪blazar天体 (其中包括全部已证认和观测到VHEγ射线爆发的可能甚高能γ射线源 )自 1 998年的光学观测及光变分析研究表明 ,短时标光变 (小时量级 )是GeVγ噪blazar天体的普遍特性 ,光变幅度通常可达 0 .6mag/h ,对PKS 1 51 0 -0 89类星体的观测发现在一个小时内对象变暗 2个星等 ,对如此激烈的光变变暗目前的理论还不能很好的解释 ,但它同样反映了辐射区域的内部结构 ;而对TBLs的监测表明 ,其光学波段的短时标光变没有其他对象激烈 ,出现的频度和振幅变化都较小 ;(二 )在研究γ噪blazar天体光变时 ,研究了寄主星系对光变的影响 ,得到了 1ES 2 3 44 + 51 4的光变与PSF的FWHM的关联 ,表明随着大气视宁度的下降 (即FWHM变大 ) ,对象变暗 ,即由于寄主星系的影响从而导致假光变的产生 ;(三 )引进两个多波段复合谱指数 ,αxox=αox-αx 及αoro=αor-αo。对样本的统计研究表明 ,RBLs是能谱特性界于XBLs和OVVs之间的一类中间态 ,所得结果支持了Sambrunaetal.( 1 996)大样本多波段能谱分布特性的统计研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简单的宇宙学模型 ,在标准烛光和均匀分布的假设下计算了γ射线暴的logN(>P)~logP分布 (大小谱 ) .在考虑了探测效率修正和死时间修正后 ,由宇宙学模型计算的理论结果和BATSE实测的大小谱没有显著的偏离  相似文献   
3.
The inner vacuum gap model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most theories on pulsar radio emission. The fundamental picture of this model is the sparking, which was conjectured to be induced by magnetic absorption of background gamma photons. However, a question is, can the sparking be triggered in the millisecond pulsars (MSPs) with magnetic fields (B) only about 108 G? We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by including the pair production above the inner gap.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s dipolar, our results show the background gamma-ray emission can not be the key factor that triggers the sparking, at least not in MSPs with B - 108 G, i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polar cap region is only so high as is observed (< 4 × 106 K). Some other mechanism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4.
γ射线暴的研究进展(Ⅳ:特强γ射线暴和软γ重复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CGRO上的仪器观测到了两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λ暴GB930131和GB940217,其光子最高能量均达GeV量级;GB930131的峰值计数率达2×10~6个光子s~(-1);而GB940217的持续时间竟长达90min。另外沉寂了多年的软重复暴源SGR1900 14和SGR1806-20的再次爆发也由BATSE发现。一系列的观测还发现这些软重复暴均与X射线源对应且与超新星遗迹成协。文中对特强暴和软重暴(SGR)的性质及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日冕物质抛射的中性电流片及边源辐射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日本阳光卫星上的软X-射线望远镜,硬X-射线望远镜和野边山射电日像仪1998年4月23日观测资料,对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和射电Ⅳ型爆发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下列有意义的结果。在2个磁偶极源之间发现了磁容带和少数的激活源。激活源将磁容带变成磁能带的过程,正是中性电流片的形成过程以及激发能量和发亮物质向它集中的过程。当2个磁偶极源被磁能带接通时,则中性电流片形成,并且发生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物质抛射不仅从中性电流片处升起,也从整个磁能带上升起。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环具有2个足点,它们正是2个磁偶极源。膨胀环的头总是倾向于弱源的足点,因为它是来自2个足点磁压的平衡点。因此它的轨迹是中性线,由中性线便可确定中性电流片的位置。最后,发现了磁能带上中性电流片的边缘辐射对。  相似文献   
6.
5个新发现的X选BL Lac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Lac天体.此外,还对去年作者在OMR引进之前发现的BLLac天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去年发现的7个BLLac天体中,2322+343的CaIIH&K“Breakstrength”为26.9%,稍大于判据25%,因此,2322+343到底是BLLac天体还是射电星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测光及偏振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这里叙述的新发现仅指某一特殊类型的发现(如新星,超新星和小行星等)及某一特殊类型天体的认证(如X射线源证认为类星体等),而不包括某一类天体的某种天象及未知性质源的列表(如深度成像观测得到的前人没有纪录过的一般天体,如恒星,但一些特殊天体亦列入),由于收集不全面和所谓“发现”定义的困难,向有发向而未列入者先歉意。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观测设备有了很大垢发展,所以有一批重的的天文发现,为天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它包括下面几方面,层系层次天体:(1)用X射线源和射电源证认了一批包括类星体,BL Lac天体,赛弗特天体在内的活动星系核;(2)用IRAS源证认了一批W-R星系;(3)BATC巡天在一个星系周围发现了一个“环”。恒星层次天体:(1)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批超新星的一个新星,(2)发现了和用ROSAT源证认了一批激变变星,(4)BATC和超新星巡天发现了一批变星,(4)发现了若干新的δSct变星,(5)发现了一批Herbig-Haro天体,(6)发现了一批水脉泽。行星层次天体:(1)发现了大批小行星,特别是有些是近地不行星,(20发现若干彗星。  相似文献   
8.
60Co-γ辐照对坛紫菜原生质体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γ射线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原生质体进行辐照诱变,发现原生质体对^60Co-γ射线有极强的耐受性。前期的培养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是一种理想的诱变材料。诱变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坛紫菜可诱变剂量范围很大,从200-1300 Gy均有突变株生成。诱变后细胞的存活率不宜作为坛紫菜诱变最佳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有关X射线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影响以及Co60γ射线对海带配子体的影响都有过报导。本实验在于观察Co60γ射线对海带幼孢子体的影响和目前条件下可能看到的作用机制。正如Gray(1959)所指出:尽管X射线对活细胞的作用问题已有60多年的研究,但对有关的机制还是所知极少。本实验所能探讨的只是一些可见的、也就是属于细胞水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某矿山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矿山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了样品采集,并使用ORTEC公司生产的16000道HPGeγ能谱仪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矿山工作场所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大多高于生活区,其中危害最大的为尾矿坝;某些生活区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比对照点和国家均值要高,但多数都在国家均值范围内,最高值出现在3号生活区的农田土样中,其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α(226^Ra)——750.4Bq/kg、α(232^Th)——91.5Bq/kg、α(40^K)——1202Bq/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