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天文教学工作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小学教着的深度和宇宙知识的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我决定从教育目标、搭建平台和培养学生三个维度着手,一步步形成了目前中关村二小天文教学的初步格局。现仅此小文,跟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冯健  王永海 《地理研究》2008,27(5):1003-1016
目前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偏重于宏观层次,对于微观层次社区社会空间特征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以北京大学周边若干居住区为例,探讨了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的社会空间经历了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的发展阶段;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分异显著;居民的整体流动性较强,且以水平流动为主,垂直流动相对较少;阶层内社会网络联系较强,阶层间社会网络联系较弱,存在明显的阶层分隔现象;空间结构呈现出在高校和社会双重力量作用下,各种类型居民分布既混合又有序的复杂型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外来人口与原住居民共同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流动性、松散社会网络等特征的社会空间,它为理解社区流动性、社会网络特征和社会空间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诗意与铜臭     
《地图》2005,(4):102-102
这真是一段地图中的奇文!我们没有见过哪一幅上海地图中说到巴金;哪一幅北京中关村的地图中说到冰心;包括王蒙在新疆、刘海粟在黄山、叶盛兰在八大处、贺敬之在宝塔山的行迹。但是,厦门人、鼓浪屿人给了他们的诗人在地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瑜  袁一泓  张毅 《遥感学报》2008,12(2):370-377
地理空间中的地理要素往往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源于人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化过程,因此具有主观特性.基于模糊集理论,尽管有很多途径对模糊地理要素对应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探讨,但是基于认知实验的方法最直接的反映了人们对相应要素的概念化过程中的模糊性.以中关村地区为例,设计了基于地标的问卷调查,并计算每个地标属于"中关村地区"这一概念的隶属度,进而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得到该要素的隶属度函数.该方法具有实验实施简单,结果便于管理的特点.最后,我们分析了中关村的隶属度函数的一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陆 《中国测绘》2011,(3):84-84
今后.市民可以在网上浏览中关村西区的公共设施、楼宇,交通等情况。近日.记者从海淀区政府获悉.中关村西区信息网正式上线“三维电子地图系统”,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12,(1):76-76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是区里开展天文科技活动最早的学校之一了。天文科技活动是该校科技教育的一大特色。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学习,校天象实验室为学生配备了一流的天文设备。天文台中安装了大型天文望远镜及与之配套的数码终端接收设备CCD。为便于学生进行野外观测,配备了小型望远镜。  相似文献   
7.
在位于上地的中关村创业大厦,张春成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手机屏幕上,马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一旁的杨树叶在风中摇曳。“这是我们公司门口高清摄像头拍的实时景象,随时就能用手机查看。”  相似文献   
8.
由地图看中关村地理位置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升阳 《地图》2002,(6):28-33
中关村科技园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中关村的“寻根”热,纷纷探寻它的起源和命名。原本很小的中关村,历经几十年的沧桑之变,人们不但无从查考它的起始之年,就连它早年的确切位置也在记忆中变得模糊起来。只有地图,它默默地记载着这一历史的变迁,成为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温泉二中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北部新区农村地区,周边经济不发达,生源主要来自周边7个乡村,打工子弟居多。对于大多来自农村和农民工子弟来说,他们父母的收入都很低,参加收费活动项目非常困难。如何使农民工子弟同样享有城市孩子一样的科普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得建筑能够生根于所在场所并具有真正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创作中时常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当遇到本项目这样具有鲜明的、场所本身的自然叙事语言的时候,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场所的表述,采用"弱"设计的设计策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