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情报》2008,(7):21-21
生物质气化是把废物转化气体,它对开创新兴可再生能源来源是有潜力的,但须避免工厂产生不必要的副产品,另外还要找到可靠且稳定的生物质来源,但这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6):47-47
说到巴西,就会想起甘蔗。大片热带和亚热带的土地,充沛的雨量,强烈的日照,使巴西的蔗糖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蔗糖的副产品糖密,是生产酒精(乙醇)的上好原料;巴西也是世界航空工业的强国。而这两条的结合,使巴西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用甘蔗衍生产品替代石油产品作为飞机燃料。  相似文献   
3.
用在亚平宁山区中心的两个重要的喀斯特水地质单元研究与描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水地质和水化学特征。研究区域是主要的地下水排泄泉所处的关键地方,该处在关键地方的构造与地下水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木质素应用于路基粉土改良,通过对木质素及其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pH值、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矿物成分和官能团等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掺量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和pH值变化,对比分析改良前后粉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并基于化学分析结果探讨木质素的分子结构及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木质素改良土体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强度随木质素掺量增加而增加,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土体强度降低,木质素改良粉土的最优掺量为12%,且龄期对土体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强度与pH值基本呈线性相关关系;改良土微观结构更为致密、稳定,胶结物质将土颗粒相互联结,且未生成新的矿物;木质素通过水解、离子交换、质子化和静电引力等作用,导致双电层厚度减小,带正电荷的木质素高分子聚合物联结土颗粒并填充孔隙,改良土工程性质得以改善。提出的木质素改良土体机制可为工业副产品木质素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11,(6):31-31
世界上的稀土金属矿业开发是随稀土工业兴起而发展的。稀土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需要从独居石中提取制汽灯纱罩用的钍(独居石含钍),而独居石中的稀土是当时无用的副产品。到20世纪中叶,稀土在打火石、碳弧棒、玻璃着色和抛光粉等方面陆续得到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钍因为核技术的需要而大量生产,稀土是当时处理独居石过程中的副产品,因  相似文献   
6.
以钛白副产绿矾和氯化钾为原料 ,采取硫酸铁钾转化法制备硫酸钾。该工艺既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控制方便、产品质量符合国标要求等优点 ,又治理了钛白粉厂环境污染 ;既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又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氯镁石脱水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几十年以来水氯镁石脱水研究的进展,给出了该项研究在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相平衡等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并介绍了脱水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该项目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了该研究项目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加氨碱化提取鱼肉蛋白技术理论,本文首先以竹荚鱼肉为对象进行了鱼肉蛋白溶解基本规律的探索,其次以竹荚鱼加工副产物为对象考察了pH、碱种类、温度、料水比等因素对鱼肉蛋白提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范围内分别存在一个蛋白溶解极高值区域,pH=10.0~12.0的碱性条件下蛋白溶解性较pH=2.0~3.0酸性条件更佳,pH=5.0~6.0时,鱼肉蛋白溶解性最低。鱼肉蛋白的碱溶pH区间内,温度适当提高可促进蛋白的提取,用水量适当提高有助于蛋白提取,但料水比低于1∶2后,蛋白提取总量几乎不变。当温度40℃、pH=10.5、料水比1∶2时,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蛋白提取总量达122.64mg/g。料水比为1∶0.5时采用两级提取获得与上述最佳提取效果接近的结果。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无残留的绿色提取技术,加氨碱化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5):54
世界上的稀土金属矿业开发是随稀土工业兴起而发展的。稀土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需要从独居石中提取制汽灯纱罩用的钍(独居石含钍),而独居石中的稀土是当时无用的副产品。到20世纪中叶,稀土在打火石、碳弧棒、玻璃着色和抛光  相似文献   
10.
序二     
Tony  WALTHAM  张远海 《中国岩溶》2006,25(B08):I0003-I0003
天坑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大型塌陷漏斗。天坑概念之所以最近才被引入喀斯特词汇中,是因为大部分石灰岩景观最近才由喀斯特地质学家在中国偏远山区“发现”它们。天坑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副产品——近几年才修了公路使科学家们接近这些喀斯特地貌。现在这种地貌已按汉语命名为天坑——大致相当英文的“sky h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