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9篇
  免费   2507篇
  国内免费   3642篇
测绘学   1401篇
大气科学   1835篇
地球物理   3080篇
地质学   9404篇
海洋学   971篇
天文学   577篇
综合类   1092篇
自然地理   75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10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2.
陈廷一 《国土资源》2003,(10):12-21
倘若说“9·11”事件构成了对西方世界的沉重打击的话,那么2003年春夏之交的SARS则构成了对东方世界的沉重打击。这打击带来的沉重气氛,虽然已过去几个月了,但至今想来,仍让国人刻骨铭心。 中国新一届政府面临了考验,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了考验。 面对瘟神,举国上下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SARS展开了殊死博斗。 危机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 阳光总在风雨后。痛定思痛,让人震颤,让人了悟。  相似文献   
3.
基于ITRF2000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5.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自199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院、所和各界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诚挚支持、关心和帮助,借此机会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6.
7.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9.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桐柏─大别山成矿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分析与金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地球物理场及地球化学特征;建立区域金矿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