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玛窦(意大利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是耶稣会意大利传教士,1582年(明万历十年)来到澳门,次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神父入居广东肇庆,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抵达北京,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去世。他在中国传教、生活了二十八年,将许多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数学知识传译到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时常见到关于龟的记载。乌龟背圆、底板方.正好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所以龟在古代被视为灵物和祥瑞。我国饲养观赏龟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观赏龟已作为皇室的宠物饲养。龟类动物不仅是人们喜爱的宠物,且在中国或外国的文明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天文望远镜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在许多天文学家和或天文史学家喜欢从它改变人类宇宙观的角度去探讨。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国际天文年专题中发表的一篇文章很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生命出现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15世纪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引起了人们宇宙观的大革命。哥白尼学说的主要传播者之一,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毫不含糊地宣扬日心说并且提及”外星人”是否存在问题,他这样写到:“(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太阳,存在着无数绕自己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我们的七个行星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似的……。在这些世界上居住着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9,(2):24-24
[2009年1月10日,北京]从1609年到2009年,历史从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至今已走过了四百年。这是望远镜光荣与梦想的四百年,是人类宇宙观不断发展的四百年,是人类的目光走向137亿光年的四百年。为纪念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这一事件,联合国宣布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这是一次天文学及其对社会、文化贡献的全球庆典。  相似文献   
7.
8.
速读     
《地图》2014,(3):20-20
1.国家地理 宇宙生成的秘密 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摆脱了对宇宙观察与解释的神话范式,开始理性地思考宇宙形成的秘密。1980年酋先提出宇宙“爆炸论”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len Guth说:“要获得这些发现相当困难。”不过,这些困难没能阻挡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他们试图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也就是研究宇宙生成后所留下的余热来寻找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从而揭示出宇宙生成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吴德金  陈玲 《天文学报》2023,64(3):24-29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观测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动力学集体过程与能量转换机制到大尺度的宇宙等离子天体结构状态与爆发活动现象,都是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课题.从宇宙演化历史、大尺度结构形成以及爆发活动现象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等离子天体物理学在现代天文学发展以及现代等离子体宇宙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空间卫星科学探测研究及其对现代天文学的巨大影响,进一步阐述了地球磁层和日球层等空间等离子体实地探测研究在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所扮演的“天然实验室”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理代自然科学史学家认为,沿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往前追溯,可以发现古代各民族的天史学像汇成滔滔江河的涓涓细流,或多或少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了解各国及各民族历史上的天文学及其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有助于以更深厚、更多元的眼光来看待包括宇宙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