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天文学   1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清耀 《天文学进展》1994,12(3):221-228
晚型矮星色球CaⅡH和K级及Hα线发射的波动的时序分析,能提供我们关于恒星活动的许多信息。在晚型矮星上都观测到类似太阳色球活动行为的所有时标变化。在类太阳恒星上找到了类太阳的"Maunder极小”长期宁静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在晚型矮星上完全肯定地观测到十年左右周期的;已用几天到几星期时标的色球活动区的自转调制来测量晚型星的自转周期;在若干晚型星上也已发现几分钟到几小时时标的类耀发现象。  相似文献   
2.
sdBVrs型热亚矮星是一类特殊的热亚矮星,观测显示它们同时具有p模和g模的脉动.目前这一类热亚矮星的演化起源仍然缺乏完备的解释.对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模型进行详细计算表明,并合模型的结果符合sdBVrs型热亚矮星的表面有效温度、重力加速度等观测特征,并且能够激发出稳定的p模和g模脉动.因此,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是形成sdBVrs型热亚矮星可能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3.
We report on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SU Ursae Majoris dwarf nova, YZ Cnc for over 11 h on two nights during its 2002 January superoutburst. The spectra on the first day only showed absorption-line profiles, while on the second day the lines showed "W" profiles with blue and red troughs. The radial velocity curve of the absorption troughs and emission peaks of Hβ has an amplitude of 49±10 km s-1 and a phase offset of -0.07±0.04, which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in quiescence. However, the γ velocity deviates strongly from the systemic velocity measured in quiescence, by some ±60 km s-1. Large shifts of -70 km s-1 in the orbital-averaged velocity and -0.09 in the phase are also found in our observations. All these features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a precessing, eccentric disk.  相似文献   
4.
为解释名的G矮星问题,提出银河系化学演化的三成分模型,即由银晕、厚盘和薄盘所构成的演化模型。相邻演化阶段间隔着一个快速坍缩过程,对不同星族成分的演化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并在总体上得到一个太阳附近区域的G矮星丰度分布函数,检验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初始富化模型、比例生成模型和坍缩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最佳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太阳附近区域的化学演化受物质交换的影响较小,至少在银河系演化的晚期,可将太  相似文献   
5.
6.
为解释著名的G矮星问题,提出银河系化学演化的三成分模型,即由银晕、厚盘和薄盘所构成的演化模型.相邻演化阶段间隔着一个快速坍缩过程.对不同星族成分的演化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并在总体上得到一个太阳附近区域的G矮星丰度分布函数.检验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初始富化模型、比例生成模型和坍缩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最佳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太阳附近区域的化学演化受物质交换的影响较小,至少在银河系演化的晚期,可将太阳附近区域看作封闭系统.同时,单位质量中新合成的重元素比例对三种恒星成分可分别近似为常数,其差别则说明不同星族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红亚矮星是甚小质量恒星中的贫金属成员,质量从约0.5M⊙(M⊙为太阳质量)到H燃烧的最小质量(0:075M⊙0:085M⊙,取决于金属丰度),其寿命长于哈勃年龄,是银河系结构和化学增丰史的重要示踪体。与银盘上数量最多的恒星成员红矮星不同,红亚矮星在太阳附近非常稀少,并且其运动学特征与盘矮星有较大差异,属于年老银河系星族,即为年老盘星族、厚盘星族或晕星族。观测上,红亚矮星可以根据其不同于红矮星的自行、测光和光谱特征被识别和证认。由于其恒星表面大气温度很低,并且颜色比同质量的矮星更蓝,因此红亚矮星在赫罗图上位于主序带末端的下方,介于矮星与白矮星之间。红亚矮星的光学波段光谱由金属氧化物(如TiO和VO)和氢化物(如CaH和H2O)的分子吸收带占主导。红亚矮星可按其光谱形态和分子带特征分成不同的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等级,其中晚M型到早L型的亚矮星既可能是小质量的恒星,也可能是较大质量的年轻褐矮星。介绍了对红亚矮星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前沿动态,详细阐述了光谱分析方法在研究亚矮星中的重要性,以及根据光谱特征对亚矮星进行分类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甚小质量恒星大气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探讨了如何利用模型对亚矮星的大气参数进行估算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一个新的较为完备的太阳附近25pc内的F,G矮星样本,利用最新的窄带测光资料和定标关系导出了148颗F矮星和382颗G矮星的金属含量的分布,讨论了对银河系化学演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的太阳附近25pc内的G矮星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本文在假定星际介质丰度非均匀情况下,讨论了四种化学演化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简单模型和坍缩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而PIE模型和PPY模型不仅对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拟合较好,而且传统的G矮星问题也可以得到解释.这表明太阳附近可能受银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太阳附近G矮星金属含量分布和化学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新的太阳附近25pc内的G矮星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本在假定星系介质丰度非均匀情况下,讨论了四种化学演化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简单模型和坍缩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而PIE模型和PPY模型不仅对金属含量分布函数拟合较好,而且传统的G矮星问题也可以得到解释,这表明太阳附近可能受银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