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赛龙舟,人们一点也不陌生。即使未能亲临观赛,也常可在荧屏上欣赏到。赛龙舟是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华裔端午节的“重头戏”,每年端午节期间,在江河湖海较多的南方地区,特别是台湾、海南、香港、澳门等地都流行赛龙  相似文献   
2.
鲁银 《地图》2008,(3):32-37
2005年11月25日,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成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消息让很多中国人“愤愤”。至此,中、韩端午节之争以韩国胜出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3.
看着八台山的晨曦,呼吸着这2300米海拔的新鲜空气,我想,快乐的意义、梦想的距离,莫过于此。2014年端午节期间来自川、渝、陕的80余名天文爱好者齐聚八台山之藏,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天文;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成功举办这次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天文爱好者观测盛会——2014年四川八台山端午节川渝陕星空摄影联谊会。  相似文献   
4.
壮族可能是最为器重过节的一个民族了.在一些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节过.著名节日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等.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适宜的旅游开发方式有利于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而这需要通过旅游市场来检验.此次研究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对秭归屈原故里端午节进行RMP分析,并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设计一系列产品,进行问卷调查,定量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设计旅游产品的适宜性.基于RMP-M'P'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细分与旅游六要素对接的旅游产品适宜性评价模式,既可以指导端午节的旅游开发,又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1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7.
壮族可能是最为器重过节的一个民族了。在一些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节过。著名节日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等。如果按顺序排列,壮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鬼节、三月三、清明、八月十五中秋,此外,还有青蛙节、牛魂节、端午节、重阳节、尝新节、冬至节、送灶节等等。  相似文献   
8.
霍寿喜 《贵州气象》2000,24(1):46-47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又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各族都有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且许多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9.
粽子飘香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时,昆明人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大门上插艾叶和菖蒲,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哀思。菖蒲形如剑,艾叶形如鞭,有驱邪镇妖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王远昌 《地图》2008,(3):38-45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炎黄子孙中已延续了两千多年。每到这一天,大江南北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挂艾蒿、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然而,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20年来,市民过端午节却是中西合璧,既完好地保持了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圣诞等节日的“狂热”,如除夕一样整夜不眠,举城狂欢,气氛热烈且别有一派民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