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太阳22周峰年期间云南天文台米波射电频谱仪的观测结果。主要对1557个单个Spike的时间和频率分布作了统计分析,着重指出太阳快速精细结构的观测特征并定性地指出其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赣榆站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拍得的高分辨率色球H_α照片,分析了三个典型活动区。文中利用并检验了七十年代获得的磁图推导法则,应用自己的数值模拟知识和Zwaan对AFS系新浮流区概括的特征,参考七十和九十年代总结的有关耀斑和EllermanBomb的出现规律,逐日分析活动区发展,定出其内部的中性线位置,提出简单和复合中性线的区分,由AFS系和亮谱斑同时出现判断新浮流区,从近离带图找等离子体不稳定点,从远离带图找普遍的磁场流场分布,由H_α结构的综合迹象推测磁场变化。总结出有关活动区H_α结构、磁场及等离子体性质关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4.
自1990年6月北京天文台太阳射电偏振仪投入实测以来,观测到一百多个“Spike”和短时标精细结构微波幅射,其中包括一些新的微波幅射特征。本文给出了主要的四点特征:(1)窄带辐射;(2)快速偏振逆转;(3)快速频率漂移;(4)不同时标的准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5.
6.
穿过天津地区张渤带的长86 km、NE向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清晰的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为研究张渤地震构造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构造模式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对探讨晚中生代以来华北裂陷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以结晶基底反射TG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壳反射波组丰富,分层特征明显,界面起伏形态清楚,清晰地刻画出冀中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箕状沉积凹陷的底界、潮白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丰台—野鸡坨断裂的几何结构;地壳内部结晶基底(TG)至Moho之间,显示出近于"反射透明"的地震波场特征,无明显震相,这与华北其他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明显不同;地壳厚度为30.0~34.5 k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段地壳厚而南北端相对较薄,Moho在横向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横向间断特征,在Moho被错断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和RC,RA可能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的侧向残留物,叠层状反射震相RC则表现出壳幔过渡带特征;剖面揭示了2条错断Moho的超壳深大断裂(FD1和FD2)和9条上地壳断裂,深大断裂应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上地幔隆起而形成的,上地壳断裂与地壳垂直运动及侧向引张力有关;超壳深断裂(FD1和FD2)为本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与能量交换提供了通道,而与之对应的地壳浅部断裂(F3和F9),则为能量调整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断裂邻近区域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自1989年12月-1994年1月期间观测到的100个射电爆发和与其共生的29个快速精细结构在日球和日面的经度分布做了统计,并做了初步的分析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2.13,2.84和4.26GHz)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辩率同步观测得到的五个微波II型爆发事件,它们具有宽频带、长和短寿命、内向和外向快速频漂等特征.观测事例表明,非热电子束引起的等离子体辐射和电子回旋脉泽辐射两种机制都可能发生.这些观测特征既不完全同于米波—分米波II型爆发,也不完全同于微波高频段II型爆发,说明在微波低频段可能存在二重性或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热层中氧原子与电子及中性粒子的碰撞,对氧原子在基态2P43P的精细结构能级上布居的影响。计算了750K和2000K两个热层模式的、夜间和白昼、140至400公里高度间的精细结构能级激发温度。计算中,采用了一系列3P1态的中性粒子碰撞去激发等效截面的假设值。基于Takao Tohmatsu由研究日气晖氧原子1302埃三重线相对强度提出的意见,得到各热层状态的激发温度下限值。  相似文献   
10.
紫台精细结构望远镜滤光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