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4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321篇
大气科学   367篇
地球物理   824篇
地质学   3131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86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405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据每日GPS网站2020年3月31日报道】欧洲计划于2020年12月15日在法属圭那亚库鲁发射场发射2颗伽利略卫星。运载火箭采用俄罗斯的“联盟号”,并非“阿里安-6”。“阿里安”运载火箭将用于执行2021年中的伽利略卫星发射任务。伽利略计划于1999开始实施,2013年发射首颗卫星。  相似文献   
2.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1993)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称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得到了包含40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93.6%)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样本大小50左右)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付昱华 《海洋通报》1994,13(2):7-12
本文给出应用实测波浪数据确定JONSWAP谱参数的方法,若Hs,Tz,Tc分别为实的有效波高,平均上跨零线周期,平均峰-峰周期并令y=Tz/Tc,本文导出求解谱参数γ值的方程f(γ,y)=0。根据这个方程的解并应用最小二乘法,γ作为y的函数的表达式可写为(对于2.54≤γ≤15.34及1.6≤y≤1.79)。  相似文献   
4.
5.
脉冲星的射电辐射与其他天体物理辐射源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们有着极高的亮温度和高度的线或圆偏振。极高的亮温度意味着起作用的发射机制一定是相干的。至今尚无对这种辐射普遍接受的模型。本文讨论了关于脉冲星的射电辐射产生和传播研究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7.
本强调动态范围是太阳射电望远镜的关键指标,以海淀区青少年科技馆的21cm射电望远镜,1991年5月16日及6月15日的强太阳射电爆发观测资料的频谱和噪声分析结果为例,讨论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使用名古屋大学4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5年1月对对分子云ORION-IL区域的CH3CNJk=6k-5k谱线进行了观测,得到了该区域的5点的谱线。该谱线的观测为青海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又一条可供观测的分子谱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当X为S-闭空间时,C(X)的子集F为紧的充要条件,从而扩充了著名的Ascoli定理。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天文台2.6~3.8GHz频谱仪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上升段(1996~1998)记录到的Ⅲ型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CME)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微波Ⅲ型爆发可能是CME的先兆现象,并讨论了它们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