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在BPL信道上增加数据广播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现有罗兰C(包括BPL)在授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BPL信道上实现数据广播的主要目的。详细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数据信息的结构,并给出了有关参数和数据的计算方式和公式。认为发播内容的选择是由期望的系统功能决定的,广播内容的编排则与具体实现技术相关。最后给出了在不同调制方法下的传输速率,这是合理编排广播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完成授时任务,对BPL长波授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建)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组成、时频控制与监测方法。改造前、后系统时频控制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改造后时号控制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罗兰-C最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相关系统改造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罗兰-C的最新进展。风险评估表明基系统(GPS、GLONASS)不能作为唯一的导航、定位、定时手段。现代罗兰-C系统的性能已得到较大改善,也具有发播关分GPS、DGLONASS等数据的通信能力。它与星基系统能以多种方式组合,可以获得比单独一个系统更好的民航、定位、授时性能。最后讨论了我国相关系统发展的一些体会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实现BPL长波信道能力扩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对组重复间隔(GRI)脉冲的脉位调制,在将信源消息变成脉位调制电平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信号格式转换,提出了实现脉位调制的若干方法,探讨了数据流的详细传送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5.
作为BPL长波授时系统现代化技术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BPL监控室比对系统各设备的信号异常(超差)的自动报警软件已经正常运行了2年。介绍了该报警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工作界面,给出了数据分析方法和信号异常判断依据。设计了多种在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的方式,以确保报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吊装悬挂系统是BPL长波授时发射天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在天线体升降时,吊装悬挂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定滑轮组原结构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详细介绍了定滑轮组改进后的结构设计。事实证明,改进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BPL长波授时系统现代化技术改造的核心是用一部固态发射机替代两部电子管发射机.结合固态发射机工作原理和罗兰-C脉冲信号定时控制特点,提出了BPL长波授时发播信号时刻控制方法,并对发射机输出信号控制精度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控制精度符合项目任务书中对定时控制精度在±100ns之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罗兰-C数据链在BPL授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户在利用中国BPL长波授时技术时,首先需要粗同步,然后才可以得到精确时间信息。介绍当前常用的罗兰-C数据链调制方式.提出了一种BPL时码信号调制方法及编码格式,从而使BPL具有自主授时功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CsSync1000型接收机的输出数据,分析了BPL信号在接收点的质量,还将该接收机的GRI与主钟(CSAO)1PPS比较,给出了接收时间内BPL发射系统时延变化范围。分析结果表明,BPL发播控制具有较好的短期和中期稳定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发播时间控制的稳定性,需要采用新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MUSIC算法的天地波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BPL长波脉冲信号的特征,利用MUSIC(多信号分类)算法对BPL天、地波延迟进行估计,实现天、地波识别。对传统谱估计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算法和现代谱估计MUSIC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可有效分离天、地波,且识别误差都能控制在±5μs内,但MUSIC算法比IFFT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