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勘察设计单位知识产权的特点,提出对不同类型科研成果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上海海洋石油局钻井分公司两项新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这两项专利分别是“钻井过程中回收泥浆用表层套管连接件”(专利证书见下图)和“带有视镜的泥浆泵侧盖”。两项专利权的获取,标志着钻井分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向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刘承良  闫姗姗 《地理学报》2022,77(2):331-352
专利转移是国家和地区获取外部技术的重要通道,也是刻画技术流供求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基于全球—地方视角,本文建构了技术转移的跨国—国内城际双通道理论框架,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尝试刻画中国城市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但随时间逐渐减弱。② 跨国城际技术通道加速东移,从北美和西欧(以美国纽约湾区和硅谷地区技术创新中心、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等为核心)快速向东亚(以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和东南亚(以新加坡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扩展,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专利技术依赖性明显减弱。③ 以北京、上海、深圳—中国香港、台北—新竹为核心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台湾北部四大创新集群成为中国跨国城际技术流的集散地和全球性技术创新枢纽。中国香港凭借跨国公司及分支机构云集及离岸金融低税收优势,技术中介作用不断增强并成为技术转移的首位城市,而中国台湾的核心作用不断减弱。④ 国内通道的规模、强度以及城际紧密度有利于跨国城际技术引进通道的扩展;此外,地方经济实力对跨国联系通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技术实力和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则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胡国庆、蒋幼华、张道忠等共同研制的小型垂直摆倾斜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通过,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权,并颁发专利证书。专利号:ZL99116673.6,国际专利主分类号:GO1C9/12,授权公告日:2003年11月5日。  相似文献   
5.
支辛辛  唐峰涛 《岩矿测试》2011,30(5):631-636
化学分析方法专利作为一种方法专利,其保护本身就不如产品专利的"绝对保护"有效,加之方法的使用多在企业内部进行,侵权认定很是困难。因此权利要求文字撰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专利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文章列举了分析方法专利申请在权利要求撰写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对实际案例的技术特征进行划分,解析了分析方法专利侵权认定判定过程中的全面覆盖和等同两大原则与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针对该类专利申请体积、质量参数多,酸碱条件多,加热、升温、冷却过程多,操作步骤多和计算公式多等特点,指出实际案例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阐述了专利申请中参数很多的情况下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撰写要求,同时说明了对一种权利要求修改时容易导致超范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