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征地补偿安置是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并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进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由政府按照市场公平原则向农民集体征购土地,实行统一的土地征购制度。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司法判例和国际海洋法看中日海洋区域的划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洋划界争端应在有关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中、日两国的海洋介应该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找到适合两国情况的比较公平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代际转移的关系,研究了水资源资产均衡代际转移模型,探讨了贴现率在代际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旅游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公平发展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的思想.旅游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共同美化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稳定和进化;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类型互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共同进步;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交流,实现全球总体发展;力争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冬季中国气温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2013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就空间分布来看,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和新疆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利用1951-2013年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全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英国Hadley中心全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德国不莱梅大学提供的海冰卫星遥感资料,通过EOF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引起2012/2013年冬季我国气温异常的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并从海洋环境要素异常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环流异常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冬季我国气温异常分布主要是由于北极涛动(AO,Arctic Oscillation)呈负位相,西伯利亚地区高度场异常偏高,东亚大槽明显偏深的环流形式引起的。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负位相是引起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和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的年代际海洋背景,前期9月海冰范围异常偏小是导致2012/2013年冬季AO呈现负位相及我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呈现异常低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以及代际外部性等属性,分析湿地退化的成因.结果表明:湿地萎缩加剧、生态服务功能衰退主要是由于人类缺乏对湿地功能与效益的正确认识,以及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的成本外溢现象,从事湿地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未得到应有的补偿,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的代价,并提出应建立因地制宜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中国体制改革重塑了个体日常时空行为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活动轨迹,但鲜有文献解析长时间序列下不同代际群体对职住政策调整做出的响应及其代际差异。基于时间地理学视角与代际差异理论,将广州市微观个体职住地变动历程与代际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调查分析1988年和1998年居民职住制度改革前后,不同代际居民职住地变迁行为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差异。结果发现:① 在居住地和就业地变迁方向方面,各代际居民住房迁出地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就业地变迁围绕两个城市中心,形成由老城核心地域向内城、近郊扩散的变迁过程。② 职住地距离变化方面,居民平均职住距离由1988年之前的4.91 km增至1998年之后的6.46 km,20世纪90年代出生居民(简称90后,下同)的职住分离度大于其他群体。③ 在职住地变迁率方面,住房商品化和就业社会化极大地增加了居民职住地选择自由度,60后和70后在1998年之后的迁居率分别为113.16%与112.33%,就业地变迁率分别为148.68%与197.26%,二者都远高于住房改革前的比例。④ 驻留时长方面,职住自由化使得驻留时长明显缩短。60后变化最为明显,该群体在一个居住地的居住时长由1988年以前的14.43年缩至1998年以后的5.43年,就业地驻留时长由12.43年降至3.95年;80后与90后在1998年以后的职住地驻留时长明显较短,70后相对较长。⑤ 能力、组合及权威制约中的房价、婚姻状况、学历、福利分房及下岗等因素对职住地变迁表现出明显代际差异,因子女上学及同事关系等组合制约对就业地变迁无显著群体差别。  相似文献   
9.
可达性是评价区域(或节点)获得发展机会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有效因素之一,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地区交通可达是景区共享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活动空间共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或居民区等小尺度空间上,而对于景区这种活动空间需要更大尺度的测算.衡量景区共享水平对于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享有旅游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共享...  相似文献   
10.
亚非夏季风系统包括非洲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它是全球季风系统中具有高度整体一致性变化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亚非夏季风系统具有相同的主要驱动力: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和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海洋年代际变化模态。在此前提下,本文首先阐述了AMO对亚非夏季风的强迫作用与遥相关作用,特别强调了它在亚非夏季风及其降水年代际转型中的作用;其次讨论了PDO与冬春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夏季风雨带的协同作用;最后综合分析了AMO、PDO与IOBM(Indian Ocean Basin Mode,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的协同作用,指出印度洋海洋模态在年代尺度上独立于AMO与PDO的相关组合,主要起着加强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