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杨  王朝辉  乔浩浩  殷鹏 《地理科学》2022,42(8):1391-1401
以上海市主城区住宿业为研究对象,采用Arc GIS10.3、GeoDa分析软件,通过绘制等价格圈,研究房价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上海市住宿业客房等价格圈圈层结构明显,在迪士尼度假区和南京东路–陆家嘴区域形成价格峰值,以此为中心,客房等价圈呈现中心–外围的渐次梯度分布特征。② 一级等价圈围绕市中心、副中心、一级商业中心、主题街区、核心景区、高校科技园区等圈层分布;二级等价圈主要沿城市核心交通枢纽、交通干道,以及区级行政中心周围分布;三级等价圈主要沿主城区边界向外围扩展分布,在传统工业区、物流园区等形成“价格洼地”。③ 在中心城区、迪士尼度假区、虹桥商务区、闵行环高校科创带等典型区域形成“多中心”“单中心”“带状”“组团式”相对价格高值区。④ 房价与企业到旅游吸引物、交通枢纽、商业中心、行政中心、高校园区、会展中心距离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还受到企业规模、网络评分、经营周期等内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娟  李亚娟  吕丽  胡静  张祥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405-14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数据来研究城市实体空间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新切入点。本文基于互联网消费平台点评数据、互联网地图实时交通数据和城市兴趣点等数据,在建立住宿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武汉主城区高端酒店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并探求住宿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模式。研究发现:①武汉高端酒店竞争力得分总体较为集中。价格、人气、周边商业和商务服务是酒店之间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因素;②武汉高端酒店竞争力投射在空间上总体呈现点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格局,竞争力高分酒店主要集中在二环线内的武昌和汉口;③随着酒店竞争力等级的下降,酒店空间格局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圈层式发展规律,高等级酒店大多出现在新兴商业区;④本文归纳了武汉主城区高端酒店竞争力空间分布模型,得出中央活动区新兴商圈顶级高端酒店、中央活动区传统商圈中级高端酒店、交通门户周边中级高端酒店等7种住宿业空间格局类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脱钩理论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东省2000~2015年旅游住宿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广东省旅游住宿业的碳排放耗能整体上逐渐优化,旅游住宿业碳排放与旅游收入总体上呈相对脱钩状态。(2)广东省各地市的住宿业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时序特征:2000~2002年随机分布;2003~2012年呈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的聚集中心(如HH聚集中心,LL聚集中心)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位移;2013~2015年又呈随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住宿业态也逐渐成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都市和乡村共享住宿市场分异背景下,已有研究集中探讨了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但对都市地区共享住宿分布特征的探讨有所忽视。都市地区共享住宿与以观光、购物、文化体验等为特征的都市旅游活动关联密切。论文基于途家网的上海共享住宿房源相关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刻画了上海市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了都市旅游背景下共享住宿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发现如下:① 上海市共享住宿分布呈现“大集聚、小分散”与“双核心”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旅游商业区和位于郊区的迪士尼乐园2大旅游热点区域,形成了显著的“旅游商业区效应”与“迪士尼效应”;② 共享住宿空间分布与上海市都市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其空间集聚的产生是主体游客的行为决策与客体房源的区位条件之间供需作用的结果。最后,根据共享住宿集聚区差异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案例地,获取Airbnb网站房源数据,运用泰尔指数、DBSCAN聚类算法等分析方法,从多尺度视角对共享住宿价格的空间分异进行探讨,采用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房源内部和房源外部相结合的角度对比分析共享住宿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苏南整体和各地市来看,共享住宿房源价格在城市内部和区县内部的差异较为明显,在城市之间和区县之间的差异较小;(2)不同价格水平共享住宿的空间聚类中心存在显著差异,高、中、低档次共享住宿对于水域的依赖逐渐降低,整体上,空间聚类中心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分布;(3)共享住宿房源价格是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共同耦合驱动作用的结果,对比来看,房源价格受到内部属性如房源卫生间个数等指标的影响较大,受到外部属性的影响较小,同时不同影响因素对于同等价格水平共享住宿房源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性和分层性。  相似文献   
6.
住宿业作为旅游业的主要用能部门之一,其碳减排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住宿业直接和间接用能碳排放的计算、碳减排影响因素、碳减排措施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的居多,各种统计分析法都有所涉及,国内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比国外相对滞后。总体上学术界对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由浅入深,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为住宿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低碳旅游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王朝辉  陆林  方婷  夏巧云 《地理学报》2012,67(10):1423-1437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 研究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探索大都市住宿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① 世博建设初期, 上海市住宿产业呈现“两中心集聚、沿一轴线梯度向外分布”的初始格局;到世博举办时形成“多中心集聚、多轴线梯度分布”的总体格局。② 世博建设期, 住宿产业空间布局逐渐从内环线向外环线扩散, 主要集聚中心由两个演化成多个, 空间上呈现3 个显著的演化方向, 即城市西北方向、浦东方向和沿黄浦江两岸由中心地区向两端延伸的发展方向。③ 世博建设期, 上海旅游住宿产业发展速度先低后高, 星级饭店呈现高集聚-高集聚的发展特征;经济饭店呈现低集聚-高集聚的发展特征。④ 世博会对上海住宿产业布局影响显著, 形成了以世博园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中心与密集分布区, 相对而言, 世博会对经济型饭店产业影响强度高于星级饭店。⑤ 总体上, 住宿产业空间格局形成演化与城市发展格局、城市功能结构演化相一致, 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以及发展环境、企业个体等各种要素, 通过互相影响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住宿产业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相结合的时空格局演化。⑥ 上海世博会通过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巨大的经济效应以及后世博开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 共同影响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方向与速度。本研究为重大事件影响背景下的住宿产业体系建设布局以及大都市旅游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住宿业节能减碳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致力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经济低碳转型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和窗口产业,而住宿业则在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必要性、障碍因素和对策措施3个方面梳理了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住宿业能耗和碳排放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国外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住宿业能耗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还有待深入探讨;国内对于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必要性、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等也有一些尝试研究,但总体仍相对滞后,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后续研究应在借鉴国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紧扣中国住宿业实情,通过加强对非星级住宿企业的分析以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确立能耗和碳排放核算框架、完善核算方法体系,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区域核算与分析进一步拓展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消费方式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住宿新业态(尤其是共享住宿)的发展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其与传统住宿的相互联系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论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分析传统住宿和共享住宿的时空演变态势与空间关联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了两者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结果显示:① 传统住宿和共享住宿的空间集聚性均明显增强,但共享住宿的空间集聚性具有先升后降的趋势;② 传统住宿表现出以接触扩散为主转向以接触扩散为主、跳跃扩散为辅的空间扩张模式,共享住宿则为接触扩散和跳跃扩散并行的空间扩张模式;③ 研究期内,二者的正向相关性不断扩大,协同型比重不断上升,权衡型比重逐渐缩小;④ 共享住宿受地铁站点、公共服务、二手房价和房源供给的影响更大,而传统住宿则对道路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加敏感。此外,未来对于传统住宿与共享住宿在不同区域背景和研究尺度下的空间布局差异性与关联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形式本体的POI数据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地理信息分类体系的不足,基于形式本体的原理,结合语义学理论,以深圳市的POI数据为实验数据,通过采用对POI数据形式化语义分析的方法,利用概念的本体属性组来规范表达POI概念的语义,提出一套新的分类体系。分类结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分类体系中存在的语义和概念上的异构问题,并成功应用于深圳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从新的视角为其他城市的POI信息分类以及其他类型的地理信息分类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