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迫切需要数字海图,用扫描方式数字化海图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扫描海图智能屏幕数字化的人机协同策略和在该策略指导下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要素分类以及面向对象的栅格矢量的编辑、精确定位、识别等处理,以及采用这些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甩Visual C++语言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环境下空间数据库的异构、多源、多平台特性,使不同系统之间难以实现协同处理。为实现分布异构空间数据的协同编辑,在研究网络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WFS)规范的基础上,对WFS规范中的锁定、编辑操作进行了改进,同时将发布订阅机制引入到基于WFS的网络空间数据编辑处理中,使其能够适应协同编辑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WFS的一致性控制机制、编辑机制和发布订阅机制,最后建立了相应的原型系统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协同虚拟环境是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将单用户虚拟环境扩展为多用户的网络化虚拟环境,实现群组协同工作.目前,协同虚拟环境系统已经在科学可视化、协同设计、战争模拟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单用户虚拟环境中导航与多用户的协同虚拟环境中导航是完全不同的,文中论述了协同虚拟环境导航的特点以及导航与视点的关系,探讨了常用的协同虚拟环境三种视点视图界面的导航及其效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本单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统一办公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设计、系统功能及特点。而后重点介绍了统一办公平台中公文交换平台的建设及各模块的功能,在有关公文交换标准的探索方面,给出了基于Web-Service的接口设计,并对电子公文收发的流程进行了说明。最后指出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公文交换平台及制定公文交换标准对实现政府信息互连互通、打破信息壁垒、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格(grid)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且已经成长为高性能计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将掀起第三代IT浪潮。网格技术包括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网格技术(计算网格)和面向信息服务的网格技术(服务网格)。网格GIS是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即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协同工作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概括了较为完整的协同空间决策概念,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的空间问题协同分析、方案生成与可视化、方案分析、方案表决等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的复杂性、交互可视化、多用户参与、方案探索性分析、多层次协同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CNEEC)简称“中电工”,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所属的科、工、贸一体的专业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公司。主要承担国内外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输变电、各行业供配电、环境保护节能、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智能化、市政公用等工程的总承包,包括咨询设计(公司内设国家甲级综合设计研究院)、设备成套、施工组织、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5,(8):62-62
为进一步提高整个勘察设计行业工作的效率、水平、质量和效益,全面深入地总结、交流各单位在CAD和协同设计软件技术的成果和经验,提高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协同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国家建设主管单位决定于2005年9月13日—15日在深圳举办“勘察设计行业新型协同设计及CAD平台软件技术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地理信息系统引领了地理信息的分析与服务。然而,由于地理学家对于地理过程开展多维模拟的需求,同时许多大型工程需要对于不同方案的后果事先开展模拟评估,为此中国学者们在世纪相交之际开始了对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探索。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认识上的转变着手,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的演进过程、当前的阶段定位与挑战,着重探讨了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新态势: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地理空间认知研究、虚拟地理环境与实验地理学新方向、大数据背景下的虚拟地理认知实验方法和虚拟地理环境与地理知识工程,并给出最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采用谐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冬季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代际尺度上SH在20世纪60年代末后减弱、收缩、东界西撤、南界北退,21世纪以来SH面积扩张。年际尺度上SH面积的年际方差最大。(2)SH强度、面积和东界经度的年际变率在21世纪以来都增大,SH特征量的年代际变率均在1975年前后由大转小。(3)中国冬季偏冷年的SH较为强大且东扩南伸,同期500 hPa高度类似遥相关欧亚型(EU)正位相的异常分布和增强的欧亚脊对SH发展起主要作用,反之亦然。年际尺度上当SH加强扩张并东扩南伸时,强度的影响最大,中国大部为冷冬,尤其是南方。年代际尺度上面积的影响最强,SH加强扩张(减弱收缩)并东伸(西撤)时,黄河以北气温偏低(高)。(4)年际尺度上当SH强度和面积的变率偏大(小),东界和南界的变率偏小(大)时,中国大部冬季气温的年际波动剧烈(平缓)。年代际尺度上当SH特征量的变率均偏大(小)时,华北和东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加大(减小),而南方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减弱(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