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总被引:106,自引:9,他引:106  
薛凤旋  杨春 《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城市化的研究历来都偏重于内力的营造,例如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步伐,乡村-市的人口流动,政府的地区性经济政策以及新城市的建设等。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走向“全球化”的情况下,新的国际分工自1980年以来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活动急剧增长与集中的主要动力。本文对这一类型城市化的特点和空间形态作出了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王成相 《贵州地质》2001,18(1):60-63
本文根据探矿权人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引资勘查的重要性;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论述了利用探矿权引进外资勘查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就西部大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要求,对贵州省的探矿权招商引资政策和法规出台,促进我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刀型螺旋桨是我国造船工人和船舶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创造成功的一种常规船用推进器,经过最近(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关刀型螺旋桨技术鉴定及其系列图谱标准审查会”鉴定通过,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民用常规螺旋桨系列,改变了我国常规螺旋桨设计长期使用国外资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蒙古国位于亚洲的中部.东、西、南与中国相邻,北与俄罗斯接壤.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242.28万(1998年).蒙古国地处蒙古高原北部,平均海拔1 580米,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减低.戈壁地区约占蒙古总面积的1/3.蒙古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首都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为-2.90℃.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国典型内陆省份——河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改善河南投资环境、建立一个富有弹性和开放型投资环境的系列对策。旨在为加快河南引进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国零售业市场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零售集团开始逐渐进入我国市场,迅速展开了"圈地运动"。本文主要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外资零售集团的空间扩张特点及空间扩张模式进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外资零售商空间扩张的规模和速度是不一样的,它经历了由缓慢进入到飞速增长的阶段。外资零售集团在我国进行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有三种空间扩张模式,分别是渗透式扩张、跳跃式扩张、复合式扩张。通过对不同外资零售集团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各个扩张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该研究对于国内民族商业的跨区域发展及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泰国和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在矿业管理上具有特色的国家:他们在利用国外资金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得到了国际矿业公司的响应,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空间演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中国都市区化的快速发展,经济要素在都市区域的空间分布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和重组.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采用均匀度指数这一数学工具,重点分析江苏沿江都市区域"城市间"(inter-city)经济要素的变动演化趋势.基于总体趋势、分地区比较、主要指标集3个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正呈现出日益均匀化的趋势,其中,外资空间分布的日趋均匀化将对都市区域经济与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新正  宁越敏  魏也华 《地理学报》2011,66(10):1390-1402
利用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对上海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空间分布、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上海外资企业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郊区化和向近郊区局部地区(尤其是园区和新城) 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沪西南、浦东和沪西北3 大集聚区;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分散和集聚推动了上海外资生产空间的郊区化重组。对制造业外资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上海制造业外资企业区位选择是经济全球化与地方政府互动的过程;具体来说,传统区位因素作用在逐渐减弱,制度因素和集聚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制度因素内部产业优惠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强于空间优惠政策,而国家级园区优惠政策对制造业外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外资企业) 的吸引力则强于市级园区,上述研究对上海未来的产业及外资引进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资星级宾馆区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贺灿飞  尹薇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1):119-129,118
本文研究了外资星级宾馆的地理分布与区位。整体而言,外资星级饭店集聚在少数省区和城市,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基于服务业外资区位理论,本文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追随国外客户、市场规模、集聚经济、对外经济联系及基础设施等对外资星级宾馆区位选择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外资星级宾馆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追随国外客户在中国布局,同时通过与国内宾馆的共聚而获得成本节约与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对外联系强化涉外市场潜力,进一步吸引外资星级宾馆;而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强化宾馆业集聚经济,引导外资星级宾馆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