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核心精神为指导思想,根据高等教育扩招和新校区建设的需要,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际,提出了新校区校园规划建设的方案和实施步骤,同时系统地阐述了校园建设及管理的新思路.综合分析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的北岸。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季时雨量为2500毫米。市内和郊区到处是香蕉树、芒果林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树木。人口1200多万。市容别具风采,伊斯兰教建筑同现代化高楼大厦巧妙地融为一体。坐落在布里甘加河沿岸的旧城区,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其中有沙贾汗同王的儿子苏杰亲王的布拉卡拉宫、巴杜尔·穆卡拉姆中心寺院、达卡大学校园中的寺院和大皇宫等。  相似文献   
3.
4.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24787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该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其生态效率(即单位生态生产性土地占用可支持的学生数)为0.94人·hm-2;沈阳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17218hm2,生态效率为0.8人·hm-2.在两所学校的生态足迹中,能源消费的足迹最大,分别占总足迹的68%和54%;食物消费和固态垃圾次之.对东北大学、沈阳大学和澳大利亚Redlands University的比较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学校的专业领域构成和研究强度,对大学校园生态足迹、足迹构成和生态效率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定量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为创建“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评价“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两排葱绿的再见,叠叠远视,我把绵绵的大山带走……” 1988年,桂林冶金地质学院“七色花”诗社主编薛明轩满怀激情地告别大学校园,来到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7队,从此将18年青春岁月,播撒在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的群山中。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13,(10):65-65
2013年8月9日至14日,由北京天文馆指导、《天文爱好者》杂志支持、广州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广东工业大学天文与航天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在广州大学校园内以及观测地从化田心农庄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7.
世界地球日     
《华北国土资源》2012,(Z1):36-37
历史渊源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蓬勃发展的太阳系仪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诞生的里滕豪斯太阳系仪。至今在美国的两所顶尖级的大学校园中仍然可以看到。诞生于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荷兰北方的居室中的太阳系模型,将行星仪发展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管理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面对高校管理中管理目标多、信息量大,既有大量的语义信息,又有大量时空信息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已不能满足时空数据的管理及分析。本模型以515个样本数据库为基础,应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借助TGIS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并可视化表达地理实体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建立起大学生校园时空模型,旨在寻找大学生校园活动的时空特征以及心理特点,应用于高校管理,有望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规划和建设离不开大学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对大学文化的内涵、性质和大学精神认识愈充分,愈具体,就愈能判断和把握大学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表现出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承载着大学精神,今天的大学精神就是创新、科学、自由和人文精神,大学校园规划、布局、建设、设计的美学要求就要体现大学的精神。这是指导校园规划与建设的思想原则、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