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4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610篇
测绘学   36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3049篇
海洋学   70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95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国土资源》2003,(9):50-51
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欧佩克(OPEC)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开采业是最重要的工业。石油出口收入占外汇总收入的80%,占政府预算收入的40%-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截止2001年底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897亿桶,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储量的8.5%,占中东地区13.1%。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2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储量的14.8%,占中东地区41.1%。此外,还有丰富的铜、铬、铅、锌、铁、锰、硼、重晶石、大理石和煤等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国外煤层气地质评价和选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热潮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先后在十几个含煤盆地进行了煤层气的研究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仅西部的圣胡安全盆地和东部的黑勇士盆地成绩斐然,其它含煤佃地目前只是边革层气区,即使是在圣胡安和黑勇士盆地内,煤层气产量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圣胡安盆地75%的煤层气产量来自盆地的北部的一个面积约780km^2的高产区黑勇士盆地人有煤层气田18个,而80%的产量来自5个高产气田,由此可见,搞好综合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04,(10):63-63
中国将于明年正式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目前正在浙江镇海兴建石油储备基地,明年一期工程完成后,石油储量超过5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就在人们担心石化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们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了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俗称可燃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这无疑给未来的能源需求带来了福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燃冰的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30年代,为了输送天然气,铺设了输气管道,但工程人员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奇怪地被…  相似文献   
9.
10.
国务院要求国土资源部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深化到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和总体布署上来,要放到为国家提供资源保障上,放到对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上,坚持两个方针,坚持对土地和矿产资源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实现第二战略目标时用了20年,国民经济翻了两番,资源储量翻一番,就是说通过资源供应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翻两番这一成果。从另一角度来说,国民经济产值所消耗的资源在世界上站前列,这种粗放式利用资源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代价是非常高的。资源不可再生,如何利用和保护好资源成为摆在矿政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