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展示了数十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运用地下流体测项中氟氯离子及水电导的异常特征探索防震减灾的突出成果。在分析了异常特征可能的产生机理后指出:流体测项中氟氯离子及水电导很可能是我们探寻多年的地化敏感元素,该元素抗干扰能力强,映震效果好,测试方便快捷,既经济又可靠。建议各地区结合本地化学、地质构造特征做到扬长避短,在不适合进行水位和水气观测的井泉多开展对氟氯及其他离子元素和水电导的多项目的综合监测研究,做到一井多用,监测有重点,分析有全面。  相似文献   
2.
北极是一种展望未来的方式在这个以冰为主的地区,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北极报告卡》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不断上升的气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北极和南极,涟漪效应将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3.
北极是一种展望未来的方式在这个以冰为主的地区,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北极报告卡》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不断上升的气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北极和南极,涟漪效应将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4.
0引言山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地质学会的省级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地质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业务主管部门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接受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业务指导和监督。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百年来地质学会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同兴衰、共命运,在建国初期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地质支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地质科技发展及培养地学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百年华诞也是地质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增强地质事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难得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13日是大年初六,刚刚度过一个热闹的春节,百色市田阳县五村镇百宙村大信屯的几个村民,便相约骑摩托车到五村街赶圩。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别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踏上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与繁忙的年前相比,年后的生活总是出奇宽松。10多天前,村民们还在为水泥路的贯通日夜赶工,一直忙到"小年"前一天,才把水泥路修到村口。对他们来说,路修好了比过年还要令人高兴。  相似文献   
6.
新春致读者     
姚义川 《地球》2020,(1):1-1
亲爱的读者朋友,《地球》杂志自1981年诞生以来,在主管部门的重视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承载着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信任与期待,承载着《地球》人的使命与担当,倾情致力于地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地球科学的科普化和公众化传播,在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我们满怀感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17日)各位代表: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来到蓉城,召开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年11月我们胜利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我国地层研究和地层工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总结广州会议一年来的工作、落实好2014年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要深入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层工作,研究制定好《全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团结一致,更好地推进我国地层学研究与地层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