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日益增多,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加快开发西部的任务日趋紧迫和重要。而西部南水北调则是开发西部必须先行的关键性工程。这项工程是从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五大水系调水,穿过巴颜喀拉山入黄,以黄河大柳树枢纽为总灌渠渠首,把水引向内蒙西部,直至新疆东部地区。引水路线跨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新疆等地。此项工程调水量约800亿立方米,一旦实现,将使那里沙漠变绿洲,可开发那里东部地区稀少的矿产及其它资源。  相似文献   
2.
巴颜喀拉山第四纪冰川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尚哲 《冰川冻土》1995,17(3):230-240
  相似文献   
3.
依据地貌、孢粉、岩性沉积特征,划分巴颜喀拉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并与珠穆朗玛峰、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进行对比。确定巴颜喀拉山地区第四纪以来有:哈拉滩冰期;巴颜喀拉山冰期;洛曲冰期;汪藏因姆措冰期;折尕考钦新冰期。  相似文献   
4.
对大场金矿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善  李俊德  王文  赵林山 《高原地震》2006,18(3):54-57,49
大场金矿是青海省地矿局“十五”期间在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发现的大型岩金矿床。前人将大场金矿的金矿化类型定为造山型金矿床,但通过2004~2005年大场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后认为,大场金矿化类型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巴颜喀拉山群为碎屑岩复理石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完全为悬浮总体的浊积型曲线很少.曲线主要由牵引和悬浮总体组成。碎屑流是巴颜喀拉山群砂岩主要的成因类型。粒度参数特征表明,巴颜喀拉山盆地由早到晚平均粒径变粗、分选变好。风暴岩序列不同阶段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形态不同,粒度曲线特征与被改造砂体的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因其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颂扬黄河,追溯史实古往今来,描写和赞美黄河的诗词数量很多,脍炙人口,传诵千年而经久不衰。唐代诗人王之涣诗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相似文献   
7.
蔡雄飞  陈斌  刘德民  袁晏明  王国灿 《地层学杂志》2006,30(3):263-268,T0001,T0002
青海境内三叠系上巴颜喀拉山亚群中部发现大量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对造山带成层有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尤为重要。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及其与地层的关系,可划分5个组合带(自上而下):5)Bergaueria-Helminthoidichnites;4)Helminthoidichnites-Circulichnis;3)Monocraterion-Helminthoida;2)Palaeophycus-Paleodic-tyon;1)Helminthoi-dichnites-Phycosiphon。这些不同类型遗迹化石可能与具体环境的关系并不紧密,而与岩性、水流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简述多重外推线性预测方法及原理,并用多重外推线性预测方法研究巴颜喀拉山、柴达木两个地震带未来百年地震活动分期。  相似文献   
9.
巴颜喀拉山是较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南、北坡迥异的气候、土壤及地表景观控制和影响其多年冻土空间分布。2008~2012年冻土调查及测温资料表明,该山以高温冻土(>-1℃)为主。海拔是冻土主要影响因素。年均地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高程递减率在北坡6℃/km,南坡4℃/km。北坡查拉坪及巴颜喀拉山口一带,活动层厚度约1 m,活动层随海拔降低而增厚;南坡活动层厚度受局地因素影响较大,与海拔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