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山高谷深,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而西藏林芝又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古称工布地区),约占西藏区域1/10的面积,平均海拔3100米,1区6县54个乡镇489个村(巴宜区、工布江达、朗县、米林、波密、墨脱、察隅)。  相似文献   
2.
胡家方,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南阳市民俗文化摄影协会副会长,80年代开始学习摄影,作品发表于诸多期刊和报纸。摄影感悟:一幅好作品需要完美的创意和优秀的画面表现,摄影到了一定阶段你会发现构思策划和资源调动等综合能力比单纯的技术功力更加重要。摄影应该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向贤楚,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张家界市桑植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818年开始学习摄影,四年来多次参加省内外摄影公益活动,镜头伴随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2012年4月,在桑植县“新春城建”主题摄影展中,展出作品30余幅。2013年,代表作《欢乐的唢呐声》在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乐税杯”摄影大赛中荣获铜奖。2814年进入湖南省摄影家协会摄影班学习,其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尤以本土风光、土家民俗摄影见长。  相似文献   
4.
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拥有着可溯千年的会史,会期长达一个月。这是朝圣的山会、贸易的商会、展示民风的风情会,更是演绎民俗的文化会。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侄山大佛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  相似文献   
5.
金希  邓昂 《海洋世界》2014,(8):72-75
<正>中国海岸线悠远且漫长……有着多种多样的海岸地形地貌;有着丰富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有着众多世界知名的深水海港;还有着……我们想要将这一切都呈现给热爱关心海洋的人们。经过了几小时并不太有睡眠质量的休息,身怀特别目的的海洋世界小分队离开锦州,向北而去。不论开车的大侠,还是随行的其余3人,都显出了些许疲态。随车而行的,还有两辆崭新的自行车。明媚的阳光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悄悄地躲入云层之中,变为一场绵绵细雨陪伴着他们。  相似文献   
6.
刘博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574-583
“广府庙会”是广府文化记忆与北方“庙会”文化符号杂糅的产物,一经举办即备受争议。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在广府庙会中不同社会群体(包括政府、媒体、专家、普通民众等)如何利用其拥有的文化表征权力,基于其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以话语与实践来表达自己对地方以及广府文化的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将自身地方认同在新创节庆中得以表征的协商过程。研究认为,城市内部存在多元文化认同,文化不断被争议与协商,本质上是“政治的”;新创民俗节庆成为地方认同建构的场域,地方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成功地获取更大的文化表征权力。首届广府庙会由政府主导,媒体为多个群体话语提供沟通渠道,广州世居居民,特别是反对派的话语受到格外重视,代表广府地方文化认同的话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采取积极倾听的态度,从而第二届广府庙会开始充满“广府味”,广州世居居民的地方认同得以表征。而新来者由于缺少文化表征权力,其话语未受重视,甚至部分新来者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不利于增强其地方认同。研究理论上有助于对新创节庆地方认同建构的理解,实践上则对利用节庆增进城市不同群体的文化融合与地方认同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蓝颖春 《地球》2013,(9):88-89
正黑曜石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在中国传统民俗中,通常采用黑曜石结合貔貅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用于招财辟邪和镇宅。  相似文献   
8.
张晓虹 《地理学报》1998,53(B12):98-106
清代陕西省岁时民俗的空间特征.发现岁时节日在省内不同地区节庆活动的内容有所不同.节日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认为清代陕西省存在着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岁时民俗区。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移民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差异导致了清代陕西岁时民俗三大区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逛庙会……这些传统民俗串起了中国拥有4000余年历史的节日——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传统、审美与文化渊源。为了测绘事业一年四季到处奔波的测绘人,在春节期间,有的与家人团聚,有的依旧坚守岗位。本期《图说测绘》栏目通过测绘人的镜头向您展现测绘人心中的欢乐画面和动人瞬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俗中对婴儿体貌的审美是以婴儿的生理特征为基础,认为身体白胖、脸庞丰满、额部高宽、头部圆大是形成婴儿体貌美的因素。这种婴儿的体貌美是一种趋向变形、夸张的美,是融合优美和滑稽美的审美形态。也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美,具有深厚的中国民俗文化意蕴。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追求平安、健康的在世理想,以及特殊的求福、祈福文化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