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鸭绿江洪季的河口最大混浊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 994年 8月在鸭绿江河口的水文和悬浮泥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洪季鸭绿江河口的最大混浊带 ,出现在第一个河口锋面内侧。它的核心处盐度小于 1 ,从上游带入河口的细颗粒泥沙多数被河口第一锋面截留 ,还有一部分上游来沙穿过该锋面 ,聚集在河口第一和第二锋面之间。垂向密度环流作用和絮凝作用在鸭绿江洪季最大混浊带的维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现有的反向散射强度传播损失改正方法在混浊水域适应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了混浊水域声传播损失计算模型。首先利用不同深度的海洋环境参数构建声波吸收系数剖面,然后基于声速,沿波束传播路径,对每个波束分层计算传播损失。实验分析表明,本方法传播损失改正效果最佳,其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绝对值仅为0.04,远小于传统模型和TVG改正,大大减弱了混浊水域情况下多波束回波强度与传播距离的相关性,有效改善了多波束声呐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东海混浊海域悬沙浓度的三维数值模拟及与观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ECOMSED模式进行了东海混浊水海域三维悬浮泥沙输运的数值模拟,其中水动力模拟中考虑了潮汐,海流(包括黑潮,长江径流等)及风场的作用,输运模型中考虑了粘性泥沙的絮凝、粘性和非粘性泥沙的再悬浮等过程。另外,在沉积输运模式中,增加了波浪的作用,使沉积输运模拟更完善,并与2006年8月份在长江口外海域获得的走航断面及定...  相似文献   
4.
吴岗 《国土资源》2004,(3):13-13
黄河从万里高原的涓涓溪流融汇成一条巨大的水龙,它奋不顾身地;中破干山万壑,凿开悬崖绝壁,奔腾在辽阔的河谷平川,它把自己的血液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管,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切基本物质,为人类生命的成长发育提供了一切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5.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复原海岸平原沉积环境和精确划分海陆相地层的有效方法,对渤海湾西岸海河以南平原深达30 m的DC01孔岩心以约20 cm间距取样,测试黏土混浊水电导率(EC)、黄铁矿质量分数(w(FeS2))和pH值,并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ECw(FeS2)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7),而EC与pH以及w(FeS2)与pH均负相关(r分别为-0.43和-0.52)。根据EC值的大小将DC01孔自下至上分成5个带(Ⅰ—Ⅴ),进一步分别对5个带的ECw(FeS2)及pH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Ⅱ带相关性最为突出:ECw(FeS2)的相关系数为0.83,极强正相关;EC与pH的相关系数为-0.77,强负相关;w(FeS2)与pH的相关系数为-0.45,呈中等程度负相关。根据Ⅱ带的ECw(FeS2)极强正相关、且ECw(FeS2)均明显偏高以及多发育黑色泥炭和腐殖质黏土等特征,推断Ⅱ带为受海水影响的盐沼环境;结合AMS14C测年结果,推测8 260~7 470 cal.B.P.期间,海水曾经影响到DC01孔的位置。另外,Ⅳ带的EC值也偏高,但w(FeS2)却较低,其ECw(FeS2)的相关系数为-0.03,不呈正相关关系,其原因是因为接近地表的上部沉积物因淋溶作用,在Ⅳ带形成淀积层导致EC异常偏高;最上层的Ⅴ带为淋溶层,这样就导致钻孔上部(深6.7 m以上)Ⅳ带和Ⅴ带ECw(FeS2)的相关性出现异常。因此在讨论沉积物上部沉积环境时,将ECw(FeS2)综合分析可以更精确地划分钻孔岩心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东半岛西部的长兴岛八岔沟古泻湖平原进行钻孔调查取样,对由海向陆4个不同地点的100余个钻孔样品,进行粘土混浊水导电率测定,区分了八岔沟古泻湖平原的海陆相沉积层,查明了该古泻湖平原的海相层上限的高度.结果表明:该平原各孔的海相层上限高度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大约为海拔4.0~4.2 m,此高度代表了该古泻湖平原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期间海水所达到的平均高潮线的高度.通过测定和讨论覆盖在海相层上的泥炭底部14C年代,明确了该区略早于5 800 cal.aB.P.达到全新世最高海平面.全新世最高海面期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约为海拔3.4~3.6 m.将此高度与辽东半岛东部大孤山一带的全新世高海平面期(6 000~5 500 cal.aB.P.)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值约2 m相对比,显示出在全新世期间辽东半岛西部八岔沟一带较东部的大洋河平原有相对上升的趋势.深达9 m的B3孔的导电率有两个高峰值,反映该平原全新世曾发生过两次海侵,较晚一次海侵的最大范围达到距现代海岸线约1.2 km处.  相似文献   
8.
椒江河口高混浊水混合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礼先 《海洋与湖沼》1998,29(5):535-541
根据1991年洪季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度浑浊的椒江河口的混合过程,并探讨了水动力学和沉积动力学因素对河口混合的重要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下的高浑浊水-浮泥层厚达1m,高浑浊水-浮泥层与上覆水之间是泥跃层,泥跃层与高混浊水-浮泥层对水体稳定的作用比同期观测到的盐跃层大17倍以上,当高浑浊水-浮泥层被侵蚀时,在高浑浊水-浮泥层中的低盐水体又增加了水体的垂向混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混浊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对位于辽东半岛大孤山北侧砬底村沟谷中的钻孔岩心作黏土混浊水电导率、硅藻分析和pH值测定。结果显示黏土混浊水电导率曲线和咸水种硅藻含量曲线大体一致,表明黏土混浊水电导率和硅藻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印证。据硅藻组合、土导电率值和pH值的结果,将LD孔岩心从下到上分为4个沉积环境带:Ⅰ带为全新世海侵期的溺谷环境;Ⅱ带海水影响逐渐减弱的潮间带环境;Ⅲ带的泥炭环境分为Ⅲ-1带的受外洋海水影响的盐性沼泽湿地环境和Ⅲ-2带为积水的淡水湖沼环境;Ⅳ带分为两个亚带,Ⅳ-1带为有一定水深的陆相沼泽湿地环境,Ⅳ-2带为受海水影响的陆相沼泽湿地环境。另外黏土混浊水电导率与pH值也呈良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这表明pH值也可以成为恢复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