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北东向纵贯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地洼区。从地壳发展史及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看,它是在地洼阶段继承历代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构造,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一条大陆型裂谷带。沿郯庐断裂又有许多次生的断裂,断裂附近有许多温泉,这些温泉有规律地排列在主断裂两侧,与主要构造线相一致,温泉一般出露在构造破碎带上,并覆盖有厚约10m左右的第四纪沉积物。为了探讨温泉水的补给源,笔者沿郯庐断裂北段的安徽、山东、辽宁采集了一些温泉水样品分析了氧和氢同位素组成(表1)。从表1可看出,δ~(18)O值-8.13‰~10.94‰,δD值-55.6‰~-76.98‰,前者的变化范围在±1‰,δD值的变化范围仅±10‰。为了进一步说明温泉水的补给源,笔者同时对该地区的井水作了氧和氢同位素分析(表2)。  相似文献   
3.
四川理塘毛垭温泉地质构造环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塘毛垭温泉现场实地考察,对毛垭温泉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泉华层堆积层的组成、成因和物质来源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毛垭温泉属于义敦—理塘、理塘—德巫活动断裂带上出露的构造上升泉,断裂带构造裂隙为温泉水通道;温泉水的来源是中深层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补给冷水混合体;其水温水量的变化受区域构造应力的控制,它的变化能反映这一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细细品读了本土国土资源工作者陶琦撰写的融科普性、文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美丽广西·美丽地质遗迹景观系列游记》后,2015新年伊始,她又为我们带来了《广西十二大温泉·广西地热矿泉资源景观系列游记》。在此系列游记中,作者带着趣味的笔调向我们逐个介绍了广西地热矿泉资源景观,与此同时,还向我们讲解了地热矿泉景观与广西世居民族风情之间的联系,温泉这种地质资源对各民族生活的种种影响。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走进广西地热矿泉资源的世界,去领略温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6.
正壮乡三月花盛开,灵水湖畔摆歌台。灵水湖是"壮族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场所。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恒温、恒清、恒量的灵水湖,与南宁市武鸣区各族人民千百年的美好生活密不可分。在南宁,灵水湖是家人朋友同游的好去处。夏日,在那一潭冰凉的水中嬉戏,神清气爽酷热顿消;冬日,跃入暖雾升腾的水中浸泡,遍身温暖;春秋,于湖畔野炊烧烤或直接于湖中舀水煮食饮用,尽享妙趣。然而,于嬉戏游玩之中,你是否想过,如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子色谱法对水中常见的7种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既定的条件下,分别建立校正曲线法(外标法)及单点校正法模板,并对温泉水样校正分析。结果显示,外标法测得离子数据较为平稳,相对偏差均小于5%,适用于观测温泉水中其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Matlab的断裂带温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开发出地下流体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甘肃西秦岭北缘的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化学组分特征;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清水温泉水的成熟度没有武山和街子温泉水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HCO3·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9.
张启明 《地震研究》2001,24(3):238-244
通过对大理地区鹤庆、洱源、下关、弥渡等温泉水CO2释放特征及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提炼出单项地震预报指标,从而进行系统合成,找出大理地区CO2的综合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为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王、林二先生所作,刊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之中。我国之温泉虽多,然曾经如此之详细分析与研究者尚属创见,爰将其内容译述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