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藏尼玛砂金矿中金和银的提纯与精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纯与精炼西藏尼玛砂金矿中的金和银,在王水介质中制作供还原的Au液,选择草酸作为还原剂很容易将Au还原,而且不与其他金属离子反应。砂金的提纯与精炼要经还原Au液、排除HNO3和砂金的2次溶解及Au的还原。尾渣以NaCO3、硼砂、KNO3为配料在焦炭炉中进行熔炼和泼珠,进而分离出金、银。在提取银的操作中,采用饱和NaCl水溶液。制定的金、银王水法提纯与精炼流程所产出金锭的成色大于等于99.99%,银锭成色大于等于99.90%。  相似文献   
2.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岩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西栋  潘银苗 《现代地质》1997,11(2):164-169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化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岩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质组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形成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气煤到肥煤阶段(Ro,m:0.77%~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逐渐增大;进入焦煤阶段(Ro,m>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降低。气煤、13焦煤形成的焦炭结构以各向同性体为主,焦煤、肥煤炼出的焦炭以粒状镶嵌结构为主。由气煤和高变质程度的焦煤形成的焦炭,其气孔以微孔和大孔为主,气孔分布标准差Ds最大;肥煤炼出的焦炭,其气孔分布大小较均一;13焦煤和低变质程度的焦煤成焦后,气孔分布状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 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 小焦炉焦炭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 M 40 ≥80%矿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镜质组 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谱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活性 成分的大致分布状况‚而且也可以反映原料煤的混合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煤炭反射率和直方图数据在我厂煤质管理和配煤比确定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煤岩直方图解决混煤的情况,阐明了反射率和粘结指数及胶质层厚度与结焦性的关系,得出了利用反射率和直方图结合常规分析控制焦炭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粒状焦反应性和比电阻中采用显微热台观察煤不同温度形成的粒状焦形态变化及气孔分布等项显微微观分析,获得了三种粒状焦显微微观的差别,它将影响其反应性与比电阻的变化和差别。  相似文献   
7.
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结构构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2003年对于炼焦行业来讲是“风调雨顺”的一年,面对火爆的焦化市场,谁都想攫取这“一桶金”,因此各地纷纷上马焦炉项目。最近,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徐广成提醒,不要盲目大批建焦炉。 受钢铁增长的拉动,自2002年下半年到现在,焦炭市场价格猛涨144%,由450元/吨涨至1100元/吨。国际焦炭价格涨幅达62.2%。面对这一大好形势,一些地方争相上马炼焦炉,都想攫取焦炭这“一桶金”。截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在册的机焦生产企业已达600余家,机焦炉达1800多座,生产能力达1.6亿吨。随着产能的增加,焦化市场潜存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 徐广成说,…  相似文献   
9.
由于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不能精确反映镜质组中反射率的分布状况,因此在配煤炼焦研究中,利用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作配煤参数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北京焦化厂原料煤的深入研究和实验,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煤岩配煤参数,即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o,sd)。该参数是一个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量化的参数,既可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又能反映原料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经验证,利用该参数作为配煤参数能取得更佳炼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焦炭结构构造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西栋  王祖朝 《现代地质》1999,13(3):355-358
采用显微图象分析与宏观图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北京焦化厂17 个矿点原料煤的小焦炉焦炭和生产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强度作了测试。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 气孔壁厚度和气孔壁的光性结构组成是影响焦炭强度的主要因素, 而气孔的大小及其分布状况却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焦炭强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