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玉溪2011年3月强倒春寒天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1年3月15日~18日,云南省玉溪市出现一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平均气温除元江外,其余县仅有6.2~8.8℃;48小时最高气温下降17~23℃,通海16日最低气温只有1.8℃。分析1971~2010年历史上3月倒春寒发生前的1月大气物理特征量发现,此次倒春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月极涡面积偏大,3月强度迅速发展偏强,对应极圈西南侧为120~80gpm的负距平,有利于冷空气形成;经向环流南北交换大,南支槽和东亚槽比常年偏强,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青藏高压比常年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自北向南出现较大的降温幅度,其中云南东部等地降温幅度超过12℃。  相似文献   
2.
土地例行督察的目的是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土地管理与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而不应仅仅是一种应急或者应对机制。开展土地例行督察,事先须在组织保障、干部人员、后勤服务、联络沟通、工作纪律方面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加强质量管控,边查边改,标本兼治。云南省玉溪市的试点实践表明,深入实际的土地例行督察比重点督察、专项督察、卫片执法等其他督察形式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主动性、经常性和治本性,更能掌握基层土地利用的真实情况,更能了解当地土地管理中的一些重大和普遍性问题,更能够推进地方政府共同管地责任机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玉溪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太阳能辐射量资源丰富,1960~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 286.3~2 085.3小时,每天平均日照6小时,冬春季由于晴天多,日照最丰富;盛夏雨日多,日照最小,秋季因经常出现连阴雨天气,日照也相对较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的3月,平均日照8.5小时,最小值出现在盛夏的7月,平均日照仅2.6小时。玉溪太阳能辐射量为57.615×108~52.55×108kJ/m2,资源从东北向西南递增,最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元江、新平县,其次是江川、通海县,最小是澄江县。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观测场周围环境污染和建筑物的增多增高,对太阳能辐射观测值带来较大影响,使气象站实际观测到的日照小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并且较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玉溪暴雨天气发生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1~2008年玉溪市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澄江县,其次是华宁、元江、红塔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次数比20世纪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盛夏6~8月,占总次数的72%,其中单点暴雨和小范围暴雨占全部过程暴雨的95%,造成了玉溪市主汛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形成玉溪暴雨时空分布差异大的天气环流系统主要有切变冷锋型、高原糟冷锋型、两高辐合型、热带天气系统北上型四大类,其次,特殊的地形地貌也是造成玉溪单点暴雨和小范围暴雨较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内瞭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获重大突破日前,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一项盐碱地改良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耕地资源紧缺的东部滨海省市上千万亩盐碱地,因此能变成高产农田。盐碱地是因为土里有过多盐分,一下雨,融于水中的盐随着蒸发汇聚到地表,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在山东东营的垦利县,土里被埋进了一根空的软管,管子四周布满细孔,由于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GIS"型分析决策方法在城市空间结构增长"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多目标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借助GIS技术,城市规划师在对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图层管理和空间分析基础上,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形成较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方案;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方案的评价模型群,并以玉溪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案例研究表明,"GIS"型分析决策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研究的精度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7.
玉溪市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80%以上灾害主要发生于雨季5~10月,丰水年尤为突出。其中西部的新平哀牢山一带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最多,损失最重,南盘江及湖盆地区灾害发生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历史上21次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关系发现,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结构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而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日和前3日暴雨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不合理的采矿、修路和水利设施建设是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8.
1951~2012年玉溪5月降水极其不稳定,局部干旱、洪涝突出,其中洪涝37.8%,干旱42.2%,正常年仅有20%.影响5月洪涝的主要原因是经向环流、青藏高压、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偏强,极涡深厚,东亚大槽偏西偏强,南支槽频繁,海温处于冷位相,夏季风暴发偏早,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配合,保障了降雨所需的水汽条件.造成5月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极涡偏西,东亚高压偏强,青藏高压偏弱,极地冷空气活动弱,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偏南,强劲的西风带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孟加拉湾水汽北上.  相似文献   
9.
1956年2月1日,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全国实施,所列1053个异体字除翻印古书、标原有商号、用作姓氏外"停止使用"。其中,"澂"字被作为"澄"的异体字退出现代流通流域。半个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玉溪市9个代表站1960~2010年5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使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玉溪50年来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溪平均气温的变化有3种类型,即:"U型"、后段上升型和波动型。50年来气温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又以红塔区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各站点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气温偏离平均状态的程度不大。年平均气温异常共出现29站次,占记录总站年数的6.4%,出现气温异常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