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传儒 《地质实验室》1992,8(5):283-287
我国的微型核反应堆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制,命名为MNSR-C(Miniature Neutron Source Reaetor),已有三座MNSR—C型堆在国内外投入运营。地矿部山东省中心实验室的MNSR—C堆为我国地矿系统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该堆于1990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微堆中子活化分析应用研究,中子辐照及中子应用研究已开始为国内、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沈才卿 《铀矿地质》2003,19(1):62-63,6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珠宝首饰越来越普遍地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于佩戴宝石饰品的安全性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宝石本身是否带有放射性 ?经过辐照改色后的宝石是否有放射性 ?众说纷纭 ,社会上也流传着一些不正确的宣传报导 ,本文旨在科学地介绍宝石形成的环境 ,宝石优化处理的过程及宝石与放射性的关系 ,供读者参考。众所周知 ,名贵宝石一般是高档宝石中的精品 ,而高档宝石公认的是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和变石等。经过地质工作者多少年来对这些宝石矿床的考察、取样、分析、成矿规律的研究 ,从大的方面说 ,宝石矿…  相似文献   
3.
解析地研究了中高度(离他心3-4个地球半径)极隙区极低密度上行电子束流引起的沿磁力线传播的电磁个稳定性,上行电子束流和背景等离子体都考虑成冷等离子体.结果表明,上行电子引起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电磁来流模是不稳定的,当它与离子回旋模耦合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频率色散关系仍为电子束流模特征这此结果对解释权隙区纬度地面站低频电磁波观测资料和理解极隙区动力学过程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探究激光辐照煤岩的热效应,有助于理解激光作用于煤岩的成孔机制,从而为激光应用于煤层气水平钻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激光辐照煤岩的数学模型,通过多物理场仿真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激光破岩过程中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数值计算,探讨了激光光束辐照在煤岩表面时激光功率、光斑半径及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激光作用于岩石的热效应影响。再考虑到煤岩在极高的升温速度下将发生相变,建立了其发生气体相变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其气化后形成的烧灼孔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影响钻孔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激光功率和辐照时间,影响孔口直径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光斑直径,激光辐照煤岩的成孔机理主要是激光高温烧蚀成孔,如果用于实际钻进过程中将大幅减少固体岩屑,有助于降低排屑工艺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6.
新疆绿柱石宝石辐照致色机制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天然淡蓝、浅蓝宝石级绿柱石辐照前后及退火处理伴随着颜色改变的吸收光谱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天然淡蓝、浅蓝色绿柱石经~(60)Co-γ辐照变成黄绿色,其原因主要归因于遂道中Fe~(2-)向Fe~(3+)的转变和八面体中Fe~(3+)和配位体O~(2-)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7.
黑珍珠辨别     
黑珍珠可分为天然黑珍珠、海水养殖(塔希提)黑珍珠、染色黑珍珠、辐照改色黑珍珠及涂膜的染色黑珍珠和仿黑珍珠。通过镜下的仔细观察可发现染色、覆膜黑珍珠及改色黑珍珠的固有工艺特征,并以此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绿柱石通道中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和辐照裂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平武富碱型绿柱石为研究对象 ,采用 IR和 L RM测试方法 ,重点对通道中氢化物和多聚合离子的配位构型、辐照裂解及热致转型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在该区成矿作用条件下 ,绿柱石通道中的钠离子趋向与氢离子化合反应生成 Na H氢化物 ,并占据通道中的 C2 位。在垂直 c轴方向上 ,以 3165 cm-1,3114 cm-1及 30 31cm-1伸缩振动弱吸收谱带为特征。[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占据通道中的 C1位 ,以 32 34 cm-1伸缩振动锐吸收谱带为特征 (∥ c轴 )。辐照作用导致上述多聚合离子的裂解 ,并形成不稳定的 [H0 ] i心和相对稳定的 [Fe3 ] OH心。与之对应的吸收谱带分别出现在 3110 cm-1(⊥ c轴 )和 335 5cm-1(∥c轴 )处。通道中 Na H和 [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的存在 ,可视为该类型绿柱石的一个重要的成因标志。  相似文献   
9.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10.
绿柱石的辐照赋色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子加速器为辐照源,对四川,新疆等产的无色绿柱石进行了辐照改色处理。在改色实验中,对辐照源的输出功率,电子能量,扫描面积,扫描速度,辐照剂量等参数,及辐照后样品的辐照效应,环境适应性,时效考验等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并拟定出一套适合不同成因的无色绿柱石辐照改色的优选方案,对绿柱石的辐照机制和应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