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64篇
大气科学   550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416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sky observatory technolo-gy, they have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in the terres-trial land.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ed agencies have done th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of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in the forewarning period by means of many approaches, such as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IR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sis aperture radar (D-INSAR),astronomical time-latitude residual anomal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etc. A quite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foundation has been built in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have shown that these technology is efficient methods for high frequency crust movement. If the existed separate scientificforces and results are possibly assembled together to form a more complete integ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sky observation, ground, deep geology and macro anomaly, it will come into a new stage of monitoring andpredicting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相似文献   
2.
3.
发展测绘自动化技术,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各自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设备力量及经济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路子。  相似文献   
4.
5.
地籍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准确的土地资料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和保障.地籍信息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时效性强、应用广泛、管理复杂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RS、GPS、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实现地籍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的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地籍管理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工程为京石段控制性工程,下穿北京市西四环路桥梁30余座,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暗涵施工过程中对桥梁实施了有效的监控量测技术,通过自动化监测和常规监测手段获取数据,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对比,以研究暗涵下穿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受力变形协调过程。结果表明:墩柱差异沉降小于允许沉降的80%;墩柱倾斜值小于允许值的30%。监控工作做到了过程预警、过程控制,规避了工程风险,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SD7535型水平定向钻机的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结构原理、钻机机、电、液一体,工程实践证明该机自控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轻便灵活,作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靳益民  高淑芳 《探矿工程》2008,35(12):23-25,34
GYD-30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为全液压驱动,动力头反循环式机型。液压系统采用插装阀集成结构,电液复合操作。使用PC控制监测系统,适时检测孔底各相关压力,对不同地层进行范围设置,实现钻进过程中孔底的自动、手动恒压钻进。重点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实验情况、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9.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0.
李宝奎 《海洋预报》1995,12(3):61-65
稳定可靠地供电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经常停电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停电时计算机系统如何自我保护、自动停机、在硬件和软件上如何实现大型计算机自动停机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