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发生了6.1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31 348间,其中,倒塌的大部分是土窑洞.可见,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咸阳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地震局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县)地震、城建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农村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地震部门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一体化给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日益加深,而各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逐渐衰弱,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加以探讨,并尝试分析其特征以及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5.
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震害特征及抗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山西中部地区历史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由地震引起的地基震害、建筑结构震害、建筑材料与施工震害三大特征,讨论了今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建筑的抗震对策。为将地震造成的民居震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出要实行总体规划,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工作的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孕育出了长江、黄河、澜沧江,而“三江源”又孕育出千万优秀藏族儿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气象局尕才同志,就是这千万藏族儿女中杰出的代表。他具有藏族纯朴、善良、耿直的性格,在参加工作的近20多年中,他把气象站当成自己的家,把气象工作视作自己的生命。他观天气、测风云,为了高原气象事业。他读冷暖、感人生,胸中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爱。他使高原藏族儿女倍感自豪,他令家乡的父老乡亲深感骄傲。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讨论了气候、地貌与水文、地质与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格局、型式、风格、特色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功利观、审美观和生态观为内涵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润 《地理科学》1998,18(1):58-64
讨论了气候,地貌与水文,地质与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格局,型式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功利观审美观和生态观为内涵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2月7日,修武县政府对西村乡磨石坡和东交口村两处隐藏在民房屋内非法挖煤的薰井予以彻底捣毁,有效震慑、打击了非法采矿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省95000余条地名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向前逐步回归分析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青海藏族地名特征及人类活动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藏族聚集区的形成主要受地形与水系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影响最大;②1949年后,受民族政策影响出现大量民族区域自治组织;③许多牧民转为定居劳作形成现在的藏族聚集区;④近300年中,青海藏民的主要迁徙地区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及其周边,藏民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