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6个航次采集的浮游软体动物,初步鉴定44种,以马蹄(?)螺、棒笔帽螺、尖笔帽螺和蝴蝶螺为该海区的优势种。本文研究了它们的季节变化,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并讨论了它们与上升流及其他水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福建闽南沿海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硕良 《海洋学报》2005,27(6):116-122
通过2003~2004年对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砷含量的调查监测,对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的分布进行了探讨.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总砷含量为0.65×10-6~4.80×10-6,总平均值为2.09×10-6,其中有机砷和无机砷占总砷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1.6%~98.2%和2.3%~38.4%,平均值分别为88.8%和11.2%.在相同养殖区,养殖贝类体总砷平均含量的种间分布差异较小.滩涂养殖底栖贝类体内总砷平均含量总体上高于浅海筏式养殖贝类体的平均含量.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内总砷含量在泉州湾、湄州湾、东山湾和九龙江口高,在诏安湾和围头湾低,在其余各湾相近.5种养殖贝类体内无机砷的污染指数和总平均值分别为0.05~0.76和0.23,总砷的污染指数和总平均值分别为0.06~0.48和0.21,总体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与体长之间总体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珲春地区位于我国与俄罗斯、朝鲜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金三角,由于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地区和朝鲜庆兴、罗津地区有着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且与俄罗斯的三个自然保护区相连,已经成为东北虎、远东豹及被捕食动物自由迁徙的生态通道,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虎最重要的生活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司马慧 《福建地理》2002,17(4):50-52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文化特征既不同于闽中的三山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又不同于闽北的理学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山海兼备的区域文化。本文正是从闽南的特殊地缘背景来论述其所具有的诸如冒险性与保守性并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备等一系列文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何歆  林伙海 《气象》1997,23(9):17-20
该文应用HURRAN相似台风路径预报方法,引进500hPa天气形势,提高了台风咱径预报能力;应用天气学方法、物理量诊断和预报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卫星云图上的台风云系特征,研制台风影响下的闽南台风天气(大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得出定量、客观的预报结论。该系统运行所需的资料易于获取,从采集资料到输出预报结果,10分钟便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制作台风预报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运用GIS系统对江西省东北部“金三角”区进行资源潜力预测,共圈定Ⅰ级区7个、Ⅱ级区9个。优选其中2个区进行预查及工程验证,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千里山-大义山-九嶷山地区典型矿区的实际调查,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根据壳源改造型和壳幔混熔型两类不同性质花岗岩(包括过渡产物)分异演化活动的成岩成矿规律以及矿源层与成矿的关系,揭示了本区成矿物质在区域地质构造不断演化过程中的行为,即成矿物质组合的变化、分散或富集规律,指出该地区今后地质找矿的六个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闽南漳州沙建温泉区的微震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2年9-12月,在漳州温泉区布设了台网进行微震观测。结果表明,在漳州及其以北的沙建温泉区一带均有微震与小震群活动,震级为Ms=-1~1级,震源为3-14km。用震源的分布、震源机制解和微震综合断层面解的结果,研究了地质断裂的现今活动性及其与温泉的关系。认为区内东西向与北东向断裂是控制温泉分布的主要构造,而北西向断裂则是温泉的涌水构造。经探明,在有浅层热储的漳州市以及地质断裂发育的沙建地区,地震波速与介质泊松系数均低于正常值。此外,台网尚观测记录到一些异常的振动现象。根据地震的综合信息,探讨了研究区微震活动与水热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盛刚 《地质与资源》1993,2(1):35-40
区内砂金矿大都分布在嘉陵江、涪江、白龙江和汉水的河床、河漫滩及Ⅰ级阶地内。在河道由开阔趋向狭窄或由狭窄突变为开阔地段、河流转弯的凸岸(堆积岸)弧形拐弯偏向上游地段、支沟与主河道文汇处靠下游等地段砂金相对富集。砂金主要富集在松散沉积层近底部的含泥砂砾层中。区内砂金矿的成因类型分为冲积型河床砂金矿、冲积型河漫滩砂金矿和冲积型阶地砂金矿三种。成矿时代为全新世早期。形成砂金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砂金矿质来源,即必须有含金地质体的存在;二是有适宜的外营力作用、良好的地貌条件和有利的新构造运动,两者缺一不可。据此划出琵琶寺一河口和刘家坪-椒园里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