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0,(4):7-7
HIV的隐秘藏身之所已被发现,这为找到清除病毒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方向 ·抗HIV药物已经能将血液中的HIV浓度降低到连标准测试都无法检验出的水平,不过,即便如此,至今仍没有一位艾滋病病人能真正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B组(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组(茵陈四苓颗粒组)、D组(模型组)、E组(复方甘草酸苷组)、F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各10只。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进行BMSCs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存活情况,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肝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肝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D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B、C、E、F组较D组降低,其中B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肝脏组织病理、线粒体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较D组好转。D组Q1-UR/Q1-LR阳性百分比比值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肝线粒体膜电位稳定,E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发挥调节作用,并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来改善急性肝衰竭,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3.
4.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联合XELOX方案对晚期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治疗。分析比较2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体质量变化,观察2组患者骨髓抑制的情况。结果:生活质量、体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87.60%(35/40),对照组均为62.60%(2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KPS评分、体质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骨髓抑制治疗组6例,对照组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老年结肠癌患者在接受XELOX方案化疗期间配合健脾益肾方口服,可有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骨髓抑制情况、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组为57.14%(16/28),低于对照组的85.71%(2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可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改善血常规指标,降低骨髓抑制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旁分泌外泌体(exosomes)对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提取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ExoQuick提取细胞培养液中exosomes,用电镜、nanosight、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进行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计数(CCK-8)检测髓核细胞的增殖。通过RT-PCR法检测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抑制物蛋白(TIMP-1)的mRNA水平。结果:成功提取大小在200nm以下BMSCs分泌的exosomes颗粒,其表达CD63及TSG101蛋白。BMSCs分泌的exosomes能够明显促髓核细胞的增殖,且受刺激后髓核细胞内MMP-1、MMP-3表达水平下降,而TIMP-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exosomes能够促进髓核细胞增殖,降低髓核细胞的老化,缓解椎间盘组织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Tinocladia Kylin (1940)T. eudesmoides Ding et Lu sp. nov. andTinocladia zhangii Ding et Lu sp. nov., are described.T. eudesmoides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ts longitudinally and transversely produced sub-cortical filaments from the medulla, its short uniseriate assimilating filaments, usually composed of 6–10 cells with slightly swollen and narrow ultimate cells, and its unilocular sporangia (60–115)×55–70μm, variable in size.T. zhangii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ts very solid frond, not rip apart by hands, its evident longer primary branches, its short and slender secondary branches, with very evident sub-cortical layer, and filaments divided repeatedly, and its large and small unilocular sporangia, with the latter borne on an evidently swollen pedicel. Project B80981816 supported by the NSFC. Contribution No. 4443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China.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性分析13例胫骨疲劳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初步评估CT对疲劳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认为骨髓腔密度增高及局部软组织增厚,是诊断胫骨疲劳性骨折早期的主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腰椎骨髓逆转换MR表现及其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方法搜集唐山人民医院行腰椎MR检查并出现骨髓逆转换征象住院患者14名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资料。其中腰椎转移瘤6例,多发骨髓瘤2例,骨髓纤维化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5例。结果5例腰椎椎体表现为于T1WI呈均匀一致低信号,于T2WI呈均匀一致高信号。9例于T1WI表现等信号背景下可见多个斑片状、斑点状低信号,于T2WI呈等信号背景下可见多个斑片状、斑点状高信号,数目不等,散在分布。其中3例附件受累,1例椎旁形成肿块,1例硬膜外形成肿块。结论腰椎转移瘤、多发骨髓瘤、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化疗后腰椎等疾病均可发生骨髓逆转换,其MR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