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太子河流域西部竹蜓类动物群,以本溪—牛心台地区为最发育,一般可划分为一个共存延限带,一个组合带,后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组合亚带。ⅡFusulina-Fusulinela组合带3Fusulinacylindrica-F.quasicylindrica组合亚带2Fusulinelaprovectu-Fusulinapseudokonnoi组合亚带1Fusulinaschelwieni-F.mayiensis组合亚带ⅠProfusulinelaparva-Eostafelasubsolana共存延限带Profusulinelaparva系作者等研究辽南竹蜓类并建带的带分子,Eostuffelasubsolana为盛金章教授建立的辽东本溪群下部竹蜓带的带分子,时代为中石炭世早期。Fusulina-Fusulinela组合带代表本区及东北南部最发育的竹蜓类动物群。该带属于中石炭世中—晚期,也是太子河流域最大海侵期。以上二个竹蜓类生物带总体应属于Moscovian阶,时代为中石炭世。  相似文献   
2.
辽东半岛南部的太原组属石炭-二叠系(C-P)过渡层,其海相灰岩发育,类、牙形类等海相化石丰富,是东北南部和华北C-P界线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目前国际上以牙形类化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为二叠系的底界,该牙形类化石的首现在我国尚难以确定,而以类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带的底界作为C-P界线已得到更多研究者的支持。与之相对应,辽东半岛南部太原组中上部类可归结为Sphaewoschwagerina-Rugosofusulina(SR)组合带,可作为C-P界线。  相似文献   
3.
山东聊城地区隐伏的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发育,其中晚石炭—早二叠世太原组灰岩中富含类化石。由三灰、七灰、十灰共鉴定出化石11属45种,自上而下可建立1个类组合带(Pseudoschw agerina带),2个类组合亚带(Triticites paramontiparus亚带;Pseudofusulina firma-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亚带),该地区所产类组合与华北其他地区及国外相关组合具可比性,Pseudoschw agerina带的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云南墨江共埂中二叠统坝溜组地层剖面,对采集的蜓化石进行了生物地层研究,根据蜓化石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建立了4个蜓化石带:Pseudodoliolina ozawai富集带,Schwagerina ex gr.cushmani-Pseudofusulina radioflucta合带,Pseudofusulina...  相似文献   
5.
在华北地块西部,自最北部的山西鹅毛口至大同,向南至附城、豫东,石炭纪以海陆交互相为主,边缘出观陆棚。华北地块中部广大地区为海陆交互相。在华北地块东部,碎屑岩比自北而南递减,海相灰岩层数和厚度递增,越向南越呈现扬子型沉积特点。综合这些特征是:1.华北地块南北边缘接近古陆(岛),且陆缘不甚稳定;2.石炭系海相层自北而南逐渐发育,本溪组、太原组的岩石组合特征逐渐接近扬子型,并与苏北滨海县扬子型石炭系呈现连续过渡;3.华北本溪组、太原组(豫东、徐淮地区)与下扬子区黄龙组、船山组共同发育了相同或极相似的(?)带,腕足类等也呈现混生杂处。这些特征显示石炭纪华北海与下扬子海在苏皖地区呈现较广阔的连通。在华北南部和西部,华北海与中、上扬子海及祁连海连通。  相似文献   
6.
福建宁化上石炭统类生物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带3亚带:1)Pseudoendothyraninghuaensis带,2)Fusulina-Fusulinella带,其中包括Fusulinellahelenae-Pseudostaffellapaxadoxa亚带、Beedeinamayiensis亚带和Fusulinaquasicylindrica亚带,3)Protriticitesobsoletus带和4)Montiparusmontiparus-Quasifusulinafusiformis带。该区生物地层可与我国华南、华北和西北沉积区以及俄罗斯地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其年代地层归属于上石炭统达拉阶至逍遥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的莫斯科阶和卡西莫夫阶。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处于古特提斯海云南 老挝海槽 ,沉积物为大套碳酸盐岩夹泥质岩。类化石十分丰富 ,依据垂直分布特征 ,由下而上建立Parafusulinanosonensis带及Neoschwagerinacriticulifera N .douvillei带 ,同时介绍了二化石带中类动物群特征 ,为与邻区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船山组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颜铁增 《地层学杂志》2003,27(4):318-323,T004
桐庐沈村船山组深灰色灰岩 ,厚 12 6 .35 m ,与下伏地层黄龙组、上覆地层梁山组均为整合关系。船山组可划分为 3个化石带 ,上部为 Eoparafusulina pseudosimplex带 ,归属隆林阶 ;中部为 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带 ,归属紫松阶 ;下部为 Triticites subcrassulus带 ,归属逍遥阶。  相似文献   
9.
在欧亚大陆形成过程中,位于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洋壳曾长期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消减,致使板块北部不断抬升,(竹蜓)带也呈现有规律地缺失。(竹蜓)带缺失揭示:①华北板块自中石炭世晚期开始抬升,至晚石炭世晚期变华北地势由北、东部低,南、西高(C_2)为北、东部高、南部低;②随着板块北部的不断抬升,海浸中心不断向南迁移,煤层和海相层也由北而南层位逐渐变新;③郯庐断裂以西几乎全部缺失中石炭世早期和中石炭世晚期早时(竹蜓)带,因此,石炭纪华北海浸是中石炭世晚期中时向山西及华北腹地推进的;④(竹蜓)带缺失的相对上升区一般为浅滩相,这是由于华北石炭纪的构造振荡运动振幅小,频率大,而仅表现为海陆环境的频繁交替,并未能脱离沉积盆地环境,故一般不存在沉积间断;⑤石炭纪郯庐断裂活动对这一时期的沉积起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