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4篇
  免费   1259篇
  国内免费   875篇
测绘学   1394篇
大气科学   607篇
地球物理   1268篇
地质学   2308篇
海洋学   766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503篇
自然地理   33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山列岛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为了解渔山列岛保护区内潮间带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1982年和2010年的3个季节(春、夏、冬)在渔山列岛进行潮间带软体动物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体动物时空差异,以Brey经验公式计算分析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P值,P/B值)。结果表明,年际间物种食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2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单齿螺(Monodonta labio)、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42.88%,2010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 imbricat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75.96%。1982年,年均栖息密度为2758ind/m2,年均生物量为2100.26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240.04g/(m2·a),年均P/B值为0.63a–1;2010年,年均栖息密度为699ind/m2,年均生物量为1101.85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94.82g/(m2·a),年均P/B值为0.55a–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年际间差异显著(F=5.761,P0.05),季节间和潮位间差异都不显著(F=0.135,P0.05;F=2.076,P0.05),P/B的值较低,表明该海域软体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2010年的P/B值(0.55a–1)低于1982年的P/B值(0.63a–1),表明近30年来群落结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抛弃式探头由无人机装载,能够在较远目标区域和危险海域开展海洋水文环境剖面参数的测量。通过安装不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盐度的剖面测量,其深度的测量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到。针对双摄像机水箱实验获得的5个不同攻角实验结果,分析了常用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最终选择基于连续帧间差分法,确定探头的三维坐标位置,进而得到探头下沉运动的三维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等信息。探头从水面释放后攻角在下沉过程中不断调整,改变运动姿态,同时伴随自身的旋转,抵消水平方向阻力作用,初始攻角产生的深度测量误差主要体现在加速过程,探头达到匀速运动后测量误差不变,在不考虑横流的情况下,探头最后以匀速垂直下落运动。  相似文献   
3.
4.
提出一种使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估计和分析接收机DCB短时时变特征的方法。首先利用非差非组合PPP得到包含接收机DCB的重构电离层参数估值;然后通过IGS电离层GIMs格网模型内插剥离各历元站星斜向电离层距离延迟;最后通过最小二乘约束得到各历元接收机DCB解。由于格网本身精度(2~8 TECU)和插值精度限制,解算出来的接收机DCB并不能真实反映其短期时变特征。为此,提出利用站间单差或者历元间差分的方法还原其真实的变化态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正确估计接收机DCB,并能真实还原其短期时变特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建筑物沉降变形中各监测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情形,可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N)模型引入到建筑物沉降分析中。本文利用灰度关联方法确定相关因子的关联度,建立GM(1,N)模型,并与回归分析、GM(1,1)模型比较。通过工程实例,得出灰关联GM(1,N)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在进行建筑物沉降分析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8.
在人造卫星观测的CCD图象记录中,为方便图象保存,查阅及图象处理,将图象记录中的相关信息插入记录的图象中是十分重要的。YTI-A视频时码插入器正是为此应用而设计。本仪器内有一个可自动与后面板输入秒同步到1μs的数字钟。记录日期包括年月日,时刻记录精度为10μs,望远镜指向(A,h)的记录精度为1″。这些信息全部以二种格式被插入记录的图象中可供图象处理时查阅和快速读出。文中叙述了仪器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揭示了该技术在现代数字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利用CPLD对时统设备IRIG-B码产生器进行集成,其实验结果表明,集成了的B码产生器不但简单、可靠,而且便于调试,克服了以往硬件电路复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从香蕉(Musa AAA)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特长果指香蕉新品系“93-1”,主要特点为植株表现中矮秆(216 cm),茎粗中等(67.1 cm),苗期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1.91,叶尖急尖,叶基凹陷呈耳垂状;果穗7~12梳,平均8.07梳/穗,穗长81.6 cm,单穗重22.8 kg,单果重213.5 g,果指数123.4条/穗,果指特长(25.8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8%;全生育期321d(春植)至368 d(夏植),约44片叶。“93-1”适宜在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