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80年代以来,广西小平阳岩溶区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通过调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其中包括构造、土体性质、水的作用、地形地貌、气候及植被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构造是主导因素,上体性质是基础因素.其它则为诱发因素,也是因地质环境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诱发因素起作用的.并最终通过土体性质因素导致产土地裂缝。  相似文献   
2.
《庄子·秋水》篇中有一则庄、惠“濠梁观鱼”的故事 ,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庄子的认识论思想 ,从审美的方法入手 ,在境界的意义上来看待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化的哲学 ,注重的是宇宙与人合二而一的本体论 ,即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与形成机理是人地系统交互关系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前提。采用地学图谱、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0—2018年广西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 广西城镇空间加速挤占农业、生态空间形成了“一增双减”的面积变化特征,国土空间动态变化速度加快;② 广西国土空间相互转化频繁,转移轨迹多样性特征明显,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加速互换以及生态空间内部结构加快重组;③ 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互竞主导了广西国土空间的迁移路径,城镇、农业空间存在“南高北低”和生态空间存在“北高南低”的集聚特征;④ 广西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受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作用减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驱动力增强,政策调控力度驱动作用深远。下一步可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和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西峰油田庄40区块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西峰油田庄40井区块长6储层的特低渗透成因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为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扇中和扇根明显好于扇端,而且粒度偏细也是造成特低渗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成分成熟度对该区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影响不明显;成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孔隙、渗透性减小、变差,而溶蚀作用和成岩缝的产生又为储层中油气的赋存和渗流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选择在1996-2005十年间,有关壮族传统民居——干栏式建筑的期刊文献,从论文发表的时间及刊物、资助的课题、作者、理论与案例、学科角度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对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些评述,得出了当前研究角度广泛但是深度不够、课题资助的力度有待加强、开始关注对传统民居及其文化的保护、以旅游开发进行民居保护成为研究的新方向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张燕  吴玉鸣 《冰川冻土》2006,28(2):293-298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以西南岩溶地广西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2004年广西区域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与2003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西人均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1.1378 hm2上升到2004年的1.223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3年的0.5753 hm2下降到2004年的0.5736 hm2,广西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人均生态赤字由2003年的0.5625 hm2增长到2004年的0.6503 hm2,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广西生态环境发展向良性和可持续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广西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相似文献   
8.
龙王(石童)A型花岗岩地质矿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秦岭北侧的华北古陆块南缘,发育一条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带。龙王碴碱性花岗岩是该带中的一个典型的A型花岗岩体,岩石富含K、Na,缺Mg、Ca,多Fe少Al和水,含有碱性暗色矿物和很高的F及稀土元素,形成于非造山环境,属板内花岗岩。成岩时代为晋宁期(1035Ma,Rb-Sr)。龙王(石童)A型花岗岩的发现和厘定,证明华北地台南缘在中上元古代存在一个拉张的裂谷系。  相似文献   
9.
The Pinxiang weathering profile is well developed on Early Triassic dacite lavas of the Baisi Formation. At the top of the profile is developed a red clay z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mineralogically by kaolinite, iron oxide minerals, quartz, and a small amount of illite, montmorillonite and vermiculite. In going downwards the red clay zone gives way to a saprolite zone in which plagioclase pseudomorphs have been well preserved although replaced by kaolinite. Beneath the saprolite zone is the saprock zone characterized by less weathering for dacite. At the bottom of the weathering profile is the parent material, dacite, which is composed mainly of plagioclase, quartz, K-feldspar and biotite which have been largely altered into chlorite owing to submarine extrusion of dacite lavas. Some layers in the weathering profile show obvious sodium enrichment and potassium depletion relative to others. In the Al2O3-(CaO* Na2O)-K2O triangular diagram, the weathering trends of these layers in the middle stage are remarkably deviated from normal ones. Both mineralogy and micro-morphology of these layers indicate such deviation resulted from sodic metasomatism of orthoclase.  相似文献   
10.
申希兵 《中国岩溶》2018,37(2):254-264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3S技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981-2010年74个气象观测点的气象常规观测数据为基础,对广西各地区地形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旅游舒适度指数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2015年广西307个2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差异上,广西大部分地区最佳旅游时间为1月、2月、3月、10月和11月,此时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保持在15~25 ℃之间,处于非雨季期;4月、12月在气候舒适上为较适合旅游的季节;由于广西地处南疆,雨热同期,高温多雨的6、7、8月在气候舒适度上为最不适合旅游月份;就季节而言,旅游气候舒适度排序为冬季>秋季>春节>夏季。在空间差异上,6个月旅游舒适期地区仅占广西面积的0.12%,仅在桂西西林县西面和桂北资源县北面零星分布,没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其中;7个月旅游舒适期地区主要分布在桂西、桂西南和桂西北地区,桂北资源县、桂南博白县和合浦县、桂南贺州市、梧州市均有分布,占广西面积的36.78%,共有72个2A级旅游景区分布其中,占23.5%的景区数量比例;舒适期为8个月的地区分布最广,占广西区面积的63.1%,共有235个2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2015年2A级以上景区数量的76.5%,主要分布在桂中、桂南和桂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