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着重说明如何将LC元件的諸参数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以适应数字測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的方法与设计,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兰州临时微震台网的数字记录对2006年4月19日兰州Ms2.5地震进行了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用P波初动和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出的震源机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该地区的地震分布对可能的发震断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喜马拉雅块体现今运动学特征的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计算了喜马拉雅块体地震主应变率,应变率主方向以及变形速率,探讨了喜马拉雅块体现了形变特征,并与GPS形变监测结果以及地震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块体不仅有南北向的压缩变形,而且有显著的东西向拉张运动,其变形量级与GPS形变监测结果,地质资料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与珠峰地区GPS计算结果获得的该地区的应变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地极移动的非线性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文均 《天文学报》1998,39(3):287-289
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非线性振动方法,结合Chandler摆动的时间序列反演,证实了Chandler摆动的衰减能量是由周年激发的非线性共振所补充的.由高布锡归算的ILS参数,按共振激发模型反演出的Chandler摆动衰减指数和频率品质因数等结果,符合已有的大量基本结论,反演出的非齐次项的强迫频率基本都在周年频率的周围.非线性共振模型还表明,Chandler频率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存在频率转换和漂移,摆动振幅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存在共振跳跃,非线性的存在还将引出组合共振频率.同时用推广的最小公倍数证实和频差频的存在,提供了非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算法,为数论的非线性推广和在天文中的应用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5.
实验证明,当物质(体)受到应力作用时,应力能够引起物质(体)电磁辐射能量发生改变.遥感器接收到的电磁辐射能量是由受载物体自身温度和应力共同引起的总辐射能量(观测值)组成.如何将二者定量地分离开,进而反演介质所处的温度状态和应力状态,在地震预测预报、大型岩土工程稳定性监测中, 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采用多波段遥感观测,通过数学手段将二者分离并反演应力的方法, 并列举算例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