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探讨了国外大都市区在规划编制中的一些最新做法和特点,包括规划负责机构、规划组织体系、规划编制大纲三个方面,并介绍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近畿圈规划的特点。由于各国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和大都市区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国外大都市区的规划呈现不同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乡空间格局发生巨变,这些地区已经在在迅速形成类似西方都市区的功能性城市地域和类似Megalopolis的新型城市群体组织。本文以北方大学研究组已有成果为基础,以辽宁为样本,对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了界定和趋势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穿过波特兰市区西部图拉丁山脉(波特兰山)的高分辨率重力测量,展现出以前根据地表地质学和航磁测绘识别出的断层的证据。本次重力测量是在1996年沿着长4.5km的双孔隧道进行的,该隧道在当时的建设中及现在一直在波特兰市区与波特兰山以西的居民区之间通轻便火车。在隧道内的重力从西到东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反映了隧道位于西边的图拉丁盆地低密度沉积物与其东边高密度大部分隐蔽的始新世玄武岩之间。叠加在这一梯度之上的是几个阶梯状异常,我们将其解释为密度明显差异的岩石之间断续接触的证据。这些异常的最大值发生在西尔万克里克之下,这里存在一条以前测绘出的断层。另一异常发生在距西洞口1200m处,大约是隧道与航磁异常相交汇的部位,航磁异常与西尔万断层(原来称为奥特菲尔德断层)有关。以这些重力资料为依据的岩石学横剖面显示出阶梯状异常与陡倾逆断层相一致,虽然走滑位移也许同样重要。与上方地形洼地相对应的3个重力低异常可能反映存在着剪切带。几个中等地震(M≥3.5)1991年发生在隧道当前的位置,说明这些断层中的几条或波特兰山断层带的其他断层是地震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4.
1971—2010年京津冀大城市热岛效应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伟东  尤焕苓  孙丹 《气象》2016,42(5):598-606
利用1971—2010年均一化的京津冀区域逐日气温数据与质量控制后的2011年自动站逐时气温数据,分析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热岛效应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个城市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呈非对称性特征,最强为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其次为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弱为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北京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为天津,石家庄相对较弱,石家庄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近4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达0.13℃。石家庄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为北京,最小为天津,近40年北京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呈缓慢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06℃,石家庄变化不明显,天津呈微弱下降趋势。最低气温的热岛在北京最强,其次为天津,最小为石家庄,近40年最低气温热岛效应天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10年增加0.18℃,其次为石家庄,北京呈微弱下降趋势。三个城市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通常表现为夏季较弱,冬季最强。三个城市最高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北京10月热岛效应最弱,其他月份变化不大;天津热岛效应6月最弱,在1或12月最强;石家庄4和5月热岛效应最强,10月热岛效应最弱。由2011年自动站数据得到的平均气温热岛效应与1971—2010年的40年平均得到的平均气温的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具有类似的规律。2011年自动站热岛效应在一天中表现为白天热岛强度较低,而夜间热岛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廊坊东A27钻孔岩心资料,样品微体生物、孢粉特征综合分析,结合AMS14C测年,对永定河中下游地区MIS7以来的地层进行分析,建立了MIS7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其进行了年代厘定,讨论了该地区大约MIS7阶段以来氧同位素分期气候下的地层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永定河中下游地区晚第四纪可划分为U1~U8共8个沉积单元,分别对应于MIS1~MIS7以及MIS8晚期的沉积地层,与海洋氧同位素分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U1单元为MIS1形成的湖沼—河谷—泛滥平原沉积,U2单元为MIS2形成硬质黏土(第1硬土层)—下切河谷—湖沼沉积,U3单元为MIS3形成的湖沼—河谷—泛滥平原沉积,U4单元为MIS4形成的河间地块沉积(第2硬土层,暴露失水沉积),U5单元为MIS5形成的湖沼夹分支河道沉积,U6单元为MIS6形成的下切河谷夹短暂湖沼沉积,U7单元为MIS7形成的以湖沼为主沉积,U8单元为MIS8晚期形成的泛滥平原沉积,重塑了MIS7以来沉积环境模式,建立了本区晚第四纪精细年代地层框架。笔者认为永定河中下游在新石器时期以河湖共存为主,在其晚期为湖沼发育达到顶峰,出现泥炭层,直至商周时期后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湖沼消退转变为泛滥平原面貌,为区域古地理环境及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嘉麒 《城市地质》2021,16(4):369-373
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院士讲地质——2021 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峰论坛",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地质工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京津冀的发展中,地质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龙卷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象报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气象灾情数据库以及档案馆地方志等历史资料,查阅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的龙卷风个例,按照"增强藤田级别"龙卷风强度等级分类标准,采用专家评定法对龙卷风个例进行定级,并运用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共确认龙卷风个例188个,空间分布上,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区域有2个,一是张家口坝上4县:张北、尚义、沽源、康保,二是京津冀东部地区,特别是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沿海地区是龙卷风高发区;②时间分布上,1985—1993年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9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③龙卷风在夏季发生次数占总数的81.9%,龙卷风主要发生时段为11:00—20:00;④对有灾情记录的122个龙卷风个例,经专家评定,EF4和EF3级各1例,EF2级14例,EF1级52例,EF0级54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探讨——基于"五普"分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大都市区发展创造了条件,大都市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新的空间载体。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是大都市区研究的前提。本文提出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界定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方法,并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是发达国家对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机构,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大都市政府和都市议会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相应的宏观管理机构为城镇密集区政府和都市区规划局,最后,对我国城镇密集区规划管理的可行性与规划管理体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