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新土地分类在南海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例验证法,探讨其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新土地分类在使用中存在诸如分类层次数目少且略显粗糙以及界线不严谨等问题。提出建议:增加分类层次熏进一步细化分类;更清晰表达地类涵义以及统一分类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金佛山菱形构造格局区域变形场和应力场遥感图像解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川鄂黔毗邻地区由走向北东或北东东和南北向、北北东向几组构造线交织成一系列网状构造变形图案,金佛山菱形构造是其中典型之一。文章应用恢复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新方法-遥感图像解析法,通过宏观构造和相关节理系统的详细解释和野外调研及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两次构造变形场并反演了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全新视角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有利于深刻揭示发展模式对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重要影响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调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利用历史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简要分析典型案例区域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视角,综合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动力机制与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耦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新土地分类在1:1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土地分类在南海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例验证法,探讨其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新土地分类在使用中存在诸如分类层次数目少且略显粗糙以及界线不严谨等同题.提出建议:增加分类层次,进一步细化分类;更清晰表达地类涵义以及统一分类标准等.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4,(15):60-60
被批准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包括重庆金佛山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广西桂林喀斯特以及作为贵州荔波喀斯特遗产地拓展的广西环江喀斯特,总面积1186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面积409平方公里,缓冲地面积77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龙卷风活动的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多年来佛山龙卷风的活动特点及其产生的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佛山龙卷风集中出现在4—8月;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08:00—14:00;发生地域以南海区最多,其次是三水区;16次龙卷风过程可归纳为4种诱生形势:台风外围型、锋面暖区型、地面辐合线型和热带扰动型。分析还发现:佛山龙卷风发生于偏南暖湿气流中,中低层通常有西南或偏南急流叠加配置,并存在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中干冷、下暖湿的强不稳定层结及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另外,佛山龙卷风的发生还与地形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根据佛山地区3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佛山地区近30年气温、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佛山的年平均气温具有上升的趋势,在1994年发生突变,快速增暖;年雨量波动明显,年降雨日数则呈现出下滑的趋势。高温、暴雨、强对流天气、灰霾等是影响佛山的主要灾害性天气。高温日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持续高温现象加剧。暴雨日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总体上呈波动且缓慢上升的趋势。佛山全年均有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其中6—8月是高发期,在10月随着汛期的结束强对流天气急剧下降。灰霾天气主要发生在1—3月份和10—12月份,2007年之后,逐年灰霾日数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李庆新 《地图》2014,(5):74-79
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书籍是一种常常被忽视的商品,与数量少而精的珍贵奢侈品和数量大又销路广的日用品相比,书籍无论在数量、销量乃至市价上都不占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书籍外销市场通常占最大份额的日本,书籍在唐船货物中所占比例也不高,常是被“捎带”出去的商品.在古代东亚和东南亚贸易圈中,中国的书籍虽然不是大宗商品,却因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价值,以及中国文化在东亚的优势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成为周边国家的文化阶层争相购置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在对该区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铅锌矿化带的成矿构造背景、矿化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认为该矿受区域构造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体较多,矿体在走向和倾向延伸方向仍可有新突破,并有找到新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作为城市更新理念与佛山城市旧区改造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而衍生的“应景”产物,在运用中凝练了更新主体(地方政府)对旧区改造发展的愿望、想象和认知倾向.这使得“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三旧”改造发展模式及其想象展望也可能只是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谋求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此外,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只被地方政府和投资人用作组织与寻求他们各自关注点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与之相关联的资源,以及一种供使用、阐释、替换的语言.至于这个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的实用性,则似乎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