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初夏时节,行走在常德大地,随处可见一条条疏浚一新的沟渠,一片片浓绿覆盖的田地,一座座更新改造的泵站,一道道纵贯田间的耕道……为西洞庭湖畔广袤沃野平添了几分风景,也为发展现代粮食生产夯,实了坚实基础,铸就了新农村建设的座座丰碑。  相似文献   
2.
一、全省地质技术装备调查的目的、内容、方式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地质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升地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现有装备利用的效率”;克服我省施工周期短,地质技术装备落后的现有局面;促进地质勘查、开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尽快实现我省由矿产资源大省向矿产资源强省跨越的目标,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地质技术设备调查的通知》(黑国土资办发[2007]92号)精神开展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3.
日前,龙虎山2013年地质公园标识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该工程总投资49万元,建设了景区介绍牌、地质科普知识宣传牌、地质遗迹点及地质景观解说牌、观光车辆停靠站台牌、线路指示牌、安全警示牌等各类标识牌160多块。本次更新标识牌相关解说内容全部由华东理工大学地质、旅游专业方面的老师在开展龙虎山相关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龙虎山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特点撰写,中英文对照,在解说方面更加注重了科普性、趣味性,将抽象、深奥的地质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说,必将更好地发挥地质公园普及地球知识的作用,提升地质公园的科学品位。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空间结构变迁的形式和动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小城镇向心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为郊区城镇化、内城更新改造、反向扩展3种形式,是小城镇对农村人流、物流的集聚和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小城镇离心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为城镇郊区化、产业区位变迁、外向扩展3种形式,是小城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镇要素向近郊区的扩散。小城镇向心增长和离心增长是集聚与扩散相互作用的表现,社会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空间变迁的根本动力,功能-形态互适机制是其演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内部人口高度流动性意味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下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然而,国内外融合多时空尺度和多领域维度的城市社会空间贯通与比较研究尚处开端。基于大数据环境与AI模拟技术支持下的移动终端用户画像数据,探究南京内城社会群体日间活动和夜间居住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差异,并开展多维尺度的空间分异指数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南京内城日夜间社会群体空间分布的相似性为北京西路和北京东路沿线聚集着较大比例的中年富裕群体,城南城北分布有较高密度的本地老年群体,而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心,日间聚集有大量白领中产阶层而夜间则混杂居住着不同社会群体;(2)城市人口的日常流动性并未降低居住空间分异,性别、职业和消费能力等多数社会经济属性指标在街道、社区和网格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程度表现为日间活动高于夜间居住;(3)社会空间分异的尺度效应显著,不止表现于分异指数随尺度下沉而增加,更在于较小尺度单元有可能揭示出更细微甚至差异性的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并可通过跨尺度比较直观呈现。最后提出融合多时空、多维度和跨领域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框架,以期深化拓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