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0篇
  免费   936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测绘学   1121篇
大气科学   1064篇
地球物理   743篇
地质学   2280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763篇
自然地理   335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2.
In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al of various elements tends to be more dramatic,tremendously influencing the shap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in metropolitan area.Survey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has thus become a basic method in examining metropolitan spatial evolution.In this research,three ele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ssential indicators of the process:demographic density distribu-tion,employm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business office location.Performance of these elements in Nanjing City was exam-ined historically.As Nanjing City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its situation large-ly sugges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n similar areas of China.Hen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njing City,four general implications were highlighted.First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are in a violent process and shift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Second,from now to at least the near future,concentr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central fea-ture.Third,the landscape of metropolitan areas basically exhibits a dual structure character.The gap i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qualities among different districts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Fourth,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to convert the traditionally single-centered city structure into a polycentric one.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了最新取得的“五统一”区域重力成果,并经过对浅表松散槽(如下辽河断陷,大岩体等)的密度亏损进行补偿改正后,求取了全省的区域重力场及其垂向二次导数,计算了莫氏面等深度图。在分析区域重力场及其垂向二次导数异常特征和莫氏面起伏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出辽宁深部构造的基本格局。从平面上探讨了深部构造与地形地势、地质构造及矿产分布的关系,从剖面上剖析了辽宁省地壳分层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7.
8.
Today, we hold the Seminar for ICA Commission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Atlases in Beijing , just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rtography. As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Atlases, I am honored to be the host for this Seminar and to warmly welcome all of you.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曹新来 《山西地震》1989,(3):39-40,42
对容_1、雄_(101)井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牛驼镇凸起与南孟潜山、雾迷山组是地下水的连通体,得出雄_(101)和容_1井水位动态受南孟油田注水、开采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