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开放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泛珠江三角洲地域结构演变对区域经济开放的影响和九省区(除两个特别行政区)国际开放度、区际开放度的测算结果及排名对比,探讨了中国式区域经济开放模式及制度和转型经济下该区域经济开放的路径。即从目前测算结果来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二元化开放整体上依然是国际开放度大于区际开放度,然而从地缘结构演变、国际国内和区际环境以及地缘优势来看,该区域在今后长远发展趋势上将会呈现出区际开放大于国际开放的趋势。这一分析结果印证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之大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技能劳动力迁入与迁入地技能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的累积循环。该文基于Giannetti提出的技能互补性假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动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揭示该假说的区域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跨世纪时代经济国际化在全球纵深发展后进入全面与成熟的高级阶段的产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区际联系应当成为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区域地理学区际联系的理论,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扩散两个方面,这些联系又以全球联系为背景和最终归属.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是最终将整个经济发展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区域地理学应积极拓展区际联系的研究领域,具体包括全球区位论、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重组、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地理、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地理、区域集团化组织地理、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共同开发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社会不断崛起,城市空间内涵发生了明显改变,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的重要内容。通过改进重力模型,基于有向加权网络分析方法以及BRIM算法,探讨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前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①渤海通道建设主要影响城市低等级物流联系,对高等级网络的影响局部集中在辽中南南部和山东半岛东部且自身物流规模较大的城市之间,其中大连、沈阳以及青岛、烟台、潍坊、济南等少数重点城市之间垄断了大量的物流资源;② 通道建设促进了“双通道双向合成流”格局形成,在各自城市群内部,物流结构将出现陆、海方向上的分离性变化,大连、烟台作为通道门户城市的地位逐渐确立;③ 首位离心流、向心流格局在演变过程中均表现出渤海通道指向性,仅有沈阳⇄济南、沈阳⇄淄博、大连⇄青岛、鞍山⇄潍坊等少数城市之间保持了常态化互惠关系,但互惠程度并不对称,辽中南地区城市的物流输出规模普遍高于具有互惠关系的山东半岛城市,前者表现为典型的“双核-边缘”结构,后者具有多极网络化特征;④ 通道建设前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物流城市类型保持稳定,辽中南地区的向心流主导型城市则不断向铁岭、抚顺、本溪等东北部城市蔓延;⑤ 大连在渤海通道建设后首次与烟台、青岛等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城市实现了同一子群结构衔接,总体上优化了山东半岛与辽中南城市群的物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概念、系统要素、系统功能、战略实施都具有区域性,区域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性和区际关系前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区际关系是代内关系的具体体现,对协调系统内代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起着“序参数”作用。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区际关系准则。和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一样,区域性原则也是可持续发展系统重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研究和改变,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教育领域中应用相对较成熟,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三个维度进行对比,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例探究将案例对比的方法运用于地理  相似文献   
7.
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富佳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303-1313
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是导致区际碳泄漏、碳减排权责失衡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对全球碳排放格局及碳减排效果影响重大。研究区际碳转移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和内在驱动机理,研制针对性碳转移优化调控方案,对提升区域整体碳减排效率和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区际碳转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重点总结了对中国省际隐含碳转移问题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应用情况,展望了区际贸易碳转移问题未来研究的方向:进一步重视国际、省际碳排放转移间的协同研究,揭示区际碳排放转移的动态驱动力及驱动机理,探索创新基于共同责任的省际碳转移减排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论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党和政府已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宏观角度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区际,国际,代际和人际等五大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9.
协调区际关系是顺利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一般的区际关系模式有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和互补式区际关系,只有互补式区际关系才能保证区域永恒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注意协调好与发达国家和边邻国家的区际关系,而且要注意协调好国内地带之间、流域之间、政区之间的区际关系。所有区际关系的协调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满足本地区需求和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同时,绝不要对其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这一问题本质是:学生课堂所学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模型,其与真实复杂的现实案例间还存在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在理论模型和真实案例间架设“桥梁”的方法,即:寻找真实案例与理论模型的结合点;寻找真实案例的差异点,灵活化用模型。本文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例,具体说明此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