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画作·冲击力·大反响 艺术需要灵性,艺术更需要有文化创造。 曾经的诗人、评论家栗原小荻,以他特有的艺术灵性和他富有天资的文化创造,新近惊人地完成了一组后意象画作《云南秘境》。画作共9幅,分别为《云南秘境1:点苍山雪洞王国》、《云南秘境2:泸沽湖水底人类》、《云南秘境3:高原九彩池》、《云南秘境4:色亦上关风》、《云南秘境5:绝爱澜沧江》、《云南秘境6:情满红峡谷》、《云南秘境7:鹰泪玉泉》、  相似文献   
2.
"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和爱人完成了一次"保护环境,还原生态"的活动。那天天气不错,我和爱人骑着自行车到郊外。走到村口时,远远看到铝厂的排水管道在高空形成一条长龙,管道接口处又伸出了数十条塑料管,路两旁的农民都在拉着塑料管往麦地里浇水。我说:"看,农民在忙着灌溉呢,等这些麦苗喝足了水,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我还  相似文献   
3.
我们如何让原生态自然村落不再随着新农村的盲目建设而销声匿迹?如何让原生态村落成为一种特色文化而去创造价值?让原生态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结合,在两者相碰撞的火花里寻求一种特殊的保护途径,既让原生态环境完整的保留,又让其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更重要的利用生态学的科学方法来设计并且实施规划,参考成功案例,从细节做起,真正意义上做到对试点村落的生态化维持和规划。  相似文献   
4.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科学基础与初步框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生态安全研究涉及多种尺度(种群、生态系统、流域、区域、国家),其中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和谐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态安全的核心,应该处于中心的地位。但目前为止进行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多集中在综合指标评价、生物安全及土地利用变化效应的分析,比较缺乏严格的判定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基础。本文认为,地理地带性应是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准则;景观(土地类型)的原生态值可以作为区域生态安全的客观标准;景观退化程度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三者共同构成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科学基础。本文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地理学方法,其框架体系应包括:(1)地理地带性分析及景观原生态定值;(2)景观退化程度的确定;(3)区域退化景观格局分析;(4)周围区域的生态影响分析;(5)区域生态安全水平的判别模式;(6)区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祯缨 《中国地名》2010,(12):20-28
山,乃万物之尊。有山的地方。就有生灵,就有着挺拔,就有着沉稳,就有着坚定的美。山有“泰山北斗”,“寿比南山”,也有“力拔山兮气盖世”.“风雨不动安如山”……有山的地方有依靠,有坚定的沉稳之态。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西部大开发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阐述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了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的可行对策,即注重协调人地关系,建立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建立统一的管理与培训体系,科学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分析湖泊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对湖泊变化的影响,建立湖泊变化、源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与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关系,提出"湖泊、NDVI遥感动态监测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L-N").基于20世纪90年代初(TM)至2000年初(ETM)的湖泊遥感调查数据,结合相应NOAA/AVHRR NDVI数据,利用L-N方法完成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长江情系上游、特别是柴达木盆地较为明显,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东南部情况较好;L-N方法有助于提高遥感环境监测效率,湖泊、NDVI遥感监测具有重要的生态地质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日国土》2014,(1):41-43
走进睢县这座中原水城,泛舟北湖之上,你可以领略到北方小城很难见到的与城市与居民紧贴在一起的湖映蓝天、碧波荡漾、候乌翔集、鱼跃涟漪的生态亲水美景。北湖景区是睢县的一面镜子,镜子里更多侧射和透露的,是近年来睢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敢想、敢试、敢为,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坚持打响“中原生态文化名城”的缜密思维和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9.
陶琦 《广西地质》2014,(11):47-51
母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在广西都安地苏地下河中,一场原生态的演出开始了!在水色碧透的地下河出露的天窗群,数量庞大的桃花水母,舒展着它们那如粉白花瓣般的肢体,在水中蹁跹起舞.每年的7~9月,演出达到高潮.这是大自然对地苏地下河水质的肯定.地苏地下河系统是世界上枯水期流量最大的地下河系统.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地图》2012,(1):96-101
堂安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因其小巧玲珑、整洁有序和侗文化保存完好,而成为一座活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地处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有160余户、800多人,据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1999年,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在这里落户,堂安也被誉为"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