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1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al of various elements tends to be more dramatic,tremendously influencing the shap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in metropolitan area.Survey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has thus become a basic method in examining metropolitan spatial evolution.In this research,three ele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ssential indicators of the process:demographic density distribu-tion,employm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business office location.Performance of these elements in Nanjing City was exam-ined historically.As Nanjing City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its situation large-ly sugges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n similar areas of China.Hen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njing City,four general implications were highlighted.First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are in a violent process and shift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Second,from now to at least the near future,concentr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central fea-ture.Third,the landscape of metropolitan areas basically exhibits a dual structure character.The gap i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qualities among different districts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Fourth,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to convert the traditionally single-centered city structure into a polycentric one.  相似文献   
2.
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实调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丝绸之路”北道(简称丝路北道)旅游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3.
4.
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及输导油气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长海  查明 《地质学报》2008,82(8):1113-1120
在对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通道类型:宏观上,存在由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两种高效运载层组合成的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两种通道类型;微观上,底砾岩连通孔隙、半风化岩石构造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及溶蚀孔洞系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岩石物性分析,认为半风化岩石“孔洞缝”系统较底砾岩连通孔隙有更高的输导油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移通道类型具有不同的输导油气特征。在地史时期,构造裂缝系统和溶蚀孔洞系统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对于软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开始应是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共同构成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当上覆沉积载荷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是底砾岩连通孔隙起输导油气通道作用;对于脆硬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29家由各地地矿行政主管局创办的地质期刊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要介绍;综合整理了相关单位公布的期刊评价和引文数据等定量分析成果;简要分析了地方地质期刊的特点;提出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学术争鸣、强化刊文引用等有效提升期刊影响的初步建议。《贵州地质》在同类期刊中综合优势明显,具有很高水准,办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旅游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并将三个基本要素用于分析辽宁沿海地区的旅游空间结构的特点以及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临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世界及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大连市临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大连市、辽宁省,甚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临港产业发展由"点"到"带"的地域组织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石油地质实际工作中,含油气地域的分区是吸引专家注意力的重要问题之一.石油聚集带是具有相似的地壳巨型构造单元性质的含油气盆地聚集,在其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和聚集是在相似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影响下进行的.制作带状分区图的基础是地下的构造特性及其地质史.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任何组织形式一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依赖于城市核心资源系统的开发和创造。通过城市形象的塑造再创城市新型的核心资源,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城市形象可以在更高层次保护城市传统资源要素,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水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晶 《今日国土》2008,(3):39-39
新加坡多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雨季。但因为地域狭仄,大量雨水如果不加蓄积,便会融入海洋付之东流。为了和海水争夺生存空间,这个不足700平方公里的岛国,如今已经拥有14个蓄水池和1个暴雨收集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