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4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作为与今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同时进行的专项调查,内蒙古即将开展“古代城址调查”,以摸清分布于全区各地的600多座古代城址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云南元阳县南沙新城址场地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地质条件出现,用地震工程的观点评价了影响新城址场地稳定的因素,基于这些因素对场地稳定性影响的不完全确定性,运用模糊信息化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场地稳定性作了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刘海洋  付雨鑫  殷铭徽 《地理科学》2022,42(6):1005-1014
运用ArcGIS软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4座唐朝渤海国古城遗址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对234座古城址进行分析,发现唐朝渤海国古城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A)、牡丹江流域集聚区(B)、松花江?辽河流域集聚区(C)、穆棱河流域集聚区(D)。其中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集聚区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位于研究区的南部,占遗址总量的47.43%。研究区渤海国古代城址呈北疏南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之下,水热条件等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城址的主要因素,而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分布起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年代和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对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三角城、金昌三角城,新疆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以及中亚的Kyzyl tepa古城的年代、形状、筑造方式等做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古城址和同区域的考古文化遗址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 表明,这3个地区的古城址大致形成于相近的时代,且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始的地势而筑城.城墙...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记载,早存战同至两汉时期,沈阳地区就设置了候城,辽金时期设置沈州城,元代设置沈阳路城,明设沈阳中卫,清设盛京城。沈阳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的军事城催到综合性都城的转变。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除明清城址尚有局部留存外,沈阳其他历代城址早已消失殆尽。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占资料,对沈阳历代城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6.
遥感考古在安徽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希成 《安徽地质》2001,11(4):292-296
为了查清寿春古城以及皖南土墩墓和台形遗址的范围和分布规律,1987年和1996年分另4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遥感考古,不仅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发现了皖南西周时期古城址,获得多项重要成果,展示出遥感考古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实践,无论是对局部小区域还是对大范围的遥感考古,都取得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安徽特点的遥感考古工作方法,为在安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系统地开展遥感考古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荣河故城城址考正与1556 年华县大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希杰  宋立胜  吕莲 《地震》2003,23(4):104-108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 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 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 从多个方面证实, 在现荣河镇西南黄河东岸河漫滩上残留的古城遗迹是当年的荣河县城。新考证的荣河故城同历史上秦、晋、豫三省交界的蒲洲等古城一样, 都位于黄河河漫滩之上, 有着相同的地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从荣河、蒲洲等城址自身地质条件的好坏、抗震性能优劣、1556 年华县地震时遭受的破坏程度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来分析, 1556 年华县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不应在蒲州— 永济地区,仍可能在华县一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屏山县城新迁城址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滑坡、地基稳定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1,(12):30-31
辽阳古称襄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曰辽阳,(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水北曰阳”,汉代的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项目、重庆市老鼓楼衙署遗址发掘中(遗址位于29°33 ′13″N,106°34 ′46″E),通过使用筛选法、水洗法提取小哺乳动物骨骼标本的考古实践,成功提取到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等小哺乳动物骨骼标本.在我国古代城市遗址考古中,第一次发现了四川短尾鼩骨骼.四川短尾鼩标本的发现和研究,确认该动物在宋代时期已进入西南地区城市环境中与人类伴栖,对研究该动物适应人类城市环境、分析古代城市生态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短尾鼩生态特征的综合分析工作,揭示出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古气候环境湿热;衙署庭院里具备有较大水源,有高大的阔叶树木遮荫,庭院地表面松软潮湿;衙署居室内采光偏少(光线较暗),可能有多种昆虫及软体动物会常进入人类居室活动;有多种小哺乳动物(如短尾鼩)伴栖于人类居室内、外,等等.该项研究工作,还从小哺乳动物骨骼标本提取、骨骼观测与鉴定方法等方面,为以后在动物考古中开展小哺乳动物研究积累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