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沿海,是温州大都市区北翼副中心,辖9个镇8个街道,全市户籍人口127.79万,外来人口72万,外出人口30多万,全市常住人口约160多万。乐清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是一个工业重市、经济强市和人口大市,也是中国百强县之一,为温州市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拥有12张国字号工业产业金名片、4张国字号农业产业金名片和3张国字号文化金名片,经济总量至今连续17年在温州各县(市、区)保持第一。  相似文献   
2.
外来人口是大型或超大型城市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特定城市外来人口的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从迁入地视角发现以特定城市为目标的人口迁移规律,对新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建设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收集2005—2018年的公安机关外来人口登记数据,对外来人口在不同年份的市级迁出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发现:①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迁出地在市级尺度下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且聚集效应逐年增强;外来人口迁出地空间分布基本稳定,热点迁出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天津和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2个主要聚集簇中;② 影响人口向北京迁移的主要变量为各迁出地的人口规模、交通时间、人均收入、高等教育水平、人口密度等,其中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为稳定,而高等教育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分别从2010年和2014年后才开始显现,交通时间对人口迁移的障碍性作用虽然有所下降,但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变化不大;③ 空间误差项持续显著,表明迁出地的人口迁出量可能受相邻地市的社会文化等其他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  相似文献   
4.
以东莞为切入口,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以东莞市东城区为例分析了人口快速城市化中外来人口边缘化、本地人口“二世祖”现象、城市空间形态混乱和社会问题突出等问题,并从导致人口快速城市化的原因入手分析,得出:经济方面——世界制造业在中国的低端平民化、引力方面——粗放的工业房地产、社会方面——文化的对立与人性异化3个主要原因.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企图为解决全国人口快速城市化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的城市化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广州市天河区外来人员异地城市化和弹性城镇化水平,发现其异地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并没有一帆风顺,但弹性城镇化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出现贫民窟现象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较高的经济门槛将广大外来人员拒在大城市门外,而较低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完善的设施、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城镇则向他们敞开大门:在现阶段,到沿海等大城市工作,而家人等安置在家乡城镇的弹性城镇化道路是收入不高的外来人员的理性选择和未来重要的归宿。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出现城市收缩现象,东莞城市政府出台了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外来人口政策吸引人口定居、改善人口流失情况。然而,在政策实践中,不同特征人群对于外来人口政策的满意程度或有差异,但已有研究鲜有探讨这一问题。因此,文章从市民视角评价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外来人口政策,重点对比未入户外来人口与已入户人口的政策满意度。基于2013年东莞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外来人口对于东莞城市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体外来人口中,高学历、没有因户口遇到教育/住房差别待遇、满意治安环境、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群体,对外来人口政策的满意度更高。对比未入户与已入户两类人群发现:已入户人群比未入户人群对于政策满意度更高;未入户人群对于住房、教育以及治安环境的关注更为明显;已入户人群则更为关注情感维度与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7.
王锋 《河南地质》2011,(12):18-18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有效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用地矛盾”。  相似文献   
8.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闽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鄞州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目前宁波市最大的一个建制区,土地结构呈现“五山四地一分水”格局,总面积13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镇乡、7个街道,户籍人口80万。外来人口80多万。近年来,鄞州区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走在了省市乃至全国前列。连续多年成为全省首个地方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县(市、区),产业发展能力位居全省第  相似文献   
10.
以超大城市深圳为例,基于1 800多份上步村外来人口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超大城市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探讨外来人口归属感强弱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中村42%的外来人口对城中村和城市有归属感,归属感强弱的群体特征差异明显。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来深圳年数、自我评价、职业、居住条件、房东评价、邻里关系、歧视情况、安全性评价、社区设施评价和社区工作站是否提供了帮助等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居住环境因素均显著影响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归属感。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改进服务方式和制定相应政策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