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美锷 《地理科学》2002,22(5):543-545
我国古籍所载黄河下游最早河道有禹贡河和山经河,它们在今郑州以北均沿太行山东麓北流。其原因可能与公元前4280年太行山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2.
蓝颖春 《地球》2014,(8):94-9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养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她流经中国腹地,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治理黄河的故事,从神话就开始,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治理黄河的故事。历史上涉及治理黄河的人物有: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等等。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就是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4,(2):70-70
<正>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测绘技术也发展得相当早,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夏代的《九鼎》就是原始地图。《史记夏本纪》中描写大禹治水时测量情景的"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准"是测量高低的,"绳"是量距的,"规"画圆,"矩"是画方形和三角形的那时还有一个测量单位是"步",折三百步为一里,《山海经》也说,禹王派大章和竖亥两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  相似文献   
4.
中华地图赋     
<正>茫茫天宇,八万里岁月沧桑;泱泱九州,五千载舆图辉煌。伏羲负河图画八卦,立浑仪测北极高下;神农立地形甄度四邻;舜帝分九州制图九鼎。黄帝战蚩尤,令史皇作舆图指南车;尧命羲和占日占月,绳九道之侧匿;舜令大禹治水治河,左准绳右规矩。仰观天文,乃籍天道,俯察舆图,以示地道。三皇五帝,制图发轫,举龙为旗,道宗文明;划野分州,按图分封;颛顼制历,臾区占星;伏羲女娲,人蛇合图,执钜执规,测图启蒙;山海图经,视野昆  相似文献   
5.
九月,我们登上山西忻州的系舟山,游览观赏了近年新发现的禹王古溶洞。洞在系舟山腰,因洞内有座大禹石像而得名。“大禹治水、水行乘舟”,《史记》中就有记载。系舟山,即传为大禹治水行经此地时,曾傍此山停舟憩息过。系舟山,在忻州古城东南20公里处,北连佛教圣地五台山,海拔1700米。山势奇伟,林木茂密,花香鸟语,幽谷传音。在山顶远望,可见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墓,可闻福田古刹晚钟,可览“东岩夜月”。  相似文献   
6.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2023,(11):547-560
《竹书纪年》记载了大禹建夏以前的地震活动和气候变化,考古研究证实了公元前21世纪和17世纪两次上古地震的真实性,还揭示了北半球“小冰期”对全球生态文明的重大影响。介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以及对黄河溃决的影响。大禹治水的真实性研究在深入,更加重视到地震原因。结合近年间青铜器遂公盨的重大发现,作者从地震堰塞坝和太行山前断裂上探讨了大禹治水的可能机制。最后,简介了近年间在地震考古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治水不力的鲧被杀死在羽山后,民间怨言少了,可大地上依旧洪水肆虐。新上任的舜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四处寻求治水能人。经过考察,得知鲧的儿子禹懂得治水,于是他抛弃成见和个人恩怨,让禹承担治水重任。  相似文献   
8.
武越 《中国地名》2012,(5):28-30
四川说:"禹生石纽"本汶山郡广柔县人青海说:"大禹生西羌"青海喇家遗址为大禹故里河南说:禹父鲧被尧封于崇,禹早期随父住于此四川汶川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绵镇为大禹故里四川北川说:"禹生石纽"北川自古称"神禹故里"  相似文献   
9.
思源 《海洋世界》2011,(1):37-37
中国的传统鱼灯中最多的就是鲤鱼灯,为什么是鲤鱼呢?世上的鱼有千千万,但对于中国人来说,鲤鱼却绝对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最著名的鲤鱼故事,当然莫过于"鲤鱼跳龙门".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赋     
王玉川 《地球》2014,(8):110-111
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华夏民族由是滥觞,中华家园得以肇始。一部文明史,千秋美丽图。举目望神州,中华吾园,千峰林立,万川逶迤,山河何其美哉!锦绣田园,物美泽饶,春来碧水绿芦,鱼欢鸟唱,秋到金谷白玉,花放稻香。疆域辽阔,辐辏万里,仰观大江东去碧落星辰近,俯瞰爽气西来尘寰栋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