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2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847篇
大气科学   1003篇
地球物理   449篇
地质学   898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1366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36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来自西北太平洋台风风暴潮与南海局地生成台风风暴潮不同,本研究在假设两种台风气象条件相同情况下,研究随台风而来外围海水所形成增水对南海沿岸的影响。以0814"黑格比"强台风风暴潮为基础,使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设计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台风登陆时引起的增水最大,最大增水出现在台风路径右侧,其中在沿岸区域,外围海水形成增水约占总增水10%,且大约3 h后出现增水回震现象。同时,设计对比试验,研究来自西北太平洋台风风暴潮对台风路径、台风强度、台风移动速度和流入角等气象条件敏感性,并获得与前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UDF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加,尖速比、输出功率、捕能系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叶片安放角为6°时,叶轮前后速度差最大,对潮流能利用充分,且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分析叶片受力,叶尖叶素在安放角为2°时阻力最大,3°时升力最大,升阻比在6°时最大,此时叶尖叶素升阻比C_L/C_D=6.27、攻角α=3.06°。由仿真结果可知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自启动过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减小的减速运动段—稳定运行段,这对潮流能水轮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Chromospheric lines, including Ha, Lyα, Lyβand CaⅡK, CaⅡ8542, are system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non-thermal excitation and ionization due to particle beam bombardment for a series of solar semi-empirical atmospheric models. As a result we propose to use the contrast in the integrated intensity of hydrogen lines to estimate the total energy flux of the bombarding beam during the solar flare impulsive phase. Partial frequency redistribu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Lyαline calculation and a smaller intensity enhancement in the Ha line-centers is found than in the previous results of Fang et al.  相似文献   
4.
姜杰  汪景琇 《天文学进展》2005,23(2):121-134
太阳发电机理论主要解释太阳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是太阳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空间天气的预测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日震学的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从相关观测入手,综述了发电机理论需解释的观测事实,以及为发电机理论提供约束的太阳内部动力学结构;介绍了基本理论和近来的主流模型,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6.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and the Period of Solar Cycl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solar activity cycles are found to be well anti-correlated (r = -0.72) with the newly defined solar cycle lengths three cycles before (at lag -3) in 13-month running mean sunspot numbers during the past 190 years. This result could be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maximum sunspot numbers. The amplitudes of Cycles 24 and 25 are estimated to be 149.5±27.6 and 144.3±27.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
We present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l area and corresponding total magnetic flux for solar active regions. It is shown that some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satisfied to simple power laws. Fract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some of these power laws can not be justified inside the simple models of stationary magnetic flux tube aggregation. All magnetic fluxes and corresponding area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data measured with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Telescope of the Huairou Solar Observing Station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APPLE-Ⅱ微机控制光电等高仪观测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导星、定位、跟踪与换星。在控制系统中应用了高精度的圆感应同步测角器和简单的恒星时钟卡。该系统的望远镜定位精度达±3″,跟踪精度达±5″。该套设备现在已投入正常使用,对改善观测条件和提高观测质量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通道滤光器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磁场观测定标及掌握(所采用的)谱线特征之需要,取VAL宁静太阳大气模型计算了7条Fel光球线的Stokes轮廓、形成深度、贡献函数分布,从而较为系统地对多条反常及正常Zeeman线的特征及性质作出了分析与总结,解释了在磁光效应影响下Stokes Q,U参量的形成深度曲线在近线心区域处出现陡峭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以线性无力场模式下边界元法(BEM)为基础,根据Carrington1733-1742周的光球磁场观测数据,计算出相应各Carrington周日冕高度(2.5R⊙)全日面的太阳磁场,计算结果同势场模式下的级数解法(即待定系数法)的相应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方法都体现了较为一致的大尺度日冕磁场特征,但在数值上存在某些差异;有些Carrington周的磁中性线形状差异较明显;另外,两都没有反映出光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