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研究滞后的现实,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对安塞县1995–2014年相关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其协同效应。退耕还林工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作用的同时,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改变也反作用于退耕还林工程,明确了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的效应。在这一协同过程中,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贡献率达34%,明显高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社会系统的贡献率;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这些都与现实状况相一致。基于此,为了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耦合,需要在增强生态功能基础上,通过发展碳汇产业促使生态功能的经济显化,构建以提高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资源链。  相似文献   
2.
安塞建华镇瓦窑堡组油页岩广泛分布,对油页岩的研究有利于常规能源的补充。对该地区油岩页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工业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该地区油页岩形成于三叠统瓦窑堡组于河流-潮坪-湖泊沉积体系中,盆地古沉积演化控制油页岩分布。本区油页岩含油率中等,含油率与含碳量、灰分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土地结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土地类型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入手,对安塞县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地类型以梁坡和沟坡地为主,二者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0.53%;土地总体质量不佳,质量最好的川、沟台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2.61%;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状、镶嵌状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土地利用率高,开发潜力小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02%,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4.90%,其中郁闭度>35%的天然林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9.31%;牧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1.39%,而90%以上牧草地覆盖率都小于30%.反映出安塞县土地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急需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整,以保证其土地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安塞县生态退耕情景及农业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勇  张同升  杨勤科 《地理学报》2006,61(4):369-377
退耕还林是目前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政策。为搞清政策驱动下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基本情景,以安塞县为例,利用2000年土地利用图和地形坡度图,以地形坡度15o、20o和25o为退耕界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模拟和分析了安塞县生态退耕的规模、空间分异特点及退耕补贴需求和对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塞县合理的退耕坡度界限应在20o-25o之间,北部的镰刀湾、王家湾、化子坪、坪桥、郝树坪和南部的楼坪6乡镇可考虑退耕20o以上的坡地,其他8乡镇宜退耕25o以上坡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