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人类最典型最集中的建筑艺术入手,通过对中西方在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基础以及对空间理解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典型事例对比,帮助实现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把月亮的圆缺变化和人间复杂感情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创造出高雅深邃的意境,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相似文献   
3.
重庆鹅岭礼园为重庆现存最早的私家园林,凭借鹅岭作为山城半岛脊点的地形,因借自如,巧于构架,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地园林特点。在历史资料考证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礼园的历史沿革和园林选址、布局、意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解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入手,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桃源是否存在及其发源地的南、北之争等问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和探讨,提出桃源文化旅游的概念。对桃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对比,认为桃源文化的核心是桃源意境,即仙化田园,其由村民、村庄和村田3村要素构成,常德桃花源是我国历史最久、文物价值最高、保存规模最大的桃源文化遗存,在我国桃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桃源意境与乡村旅游金字塔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从发生的年代性和内涵的一致性看,桃源意境是乡村旅游的原型;为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将常德桃花源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载体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和科学意义。最后,以常德桃花源为例,探讨如何建设大桃花源和实施桃源常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打造常德桃源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5.
骏马肥羊点缀着草原的美丽蒙古大营装点着草原的壮丽蒙古包群点拨着草原的秀丽内蒙古,以美丽的草原而闻名世界。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也是孝庄皇后的故里。内蒙古自治区北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  相似文献   
6.
北海车站广场景观生态设计与工程实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青  张宏达 《热带地理》1999,19(4):300-306
对“南亚热带滨海花园城市”的北海市重要的入门景观火车站广场进行景观生态工程设计, 并在运用景观多样性及斑块多样性的测定指标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数量化的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 研究其景观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案效果并探讨其实施的工程问题。关于火车站广场的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的构想为以“红树林精神”为主题的中心红树林音乐喷泉加“四季花红”的绿化整体配置。整个广场的绿化设计可以在现有建筑设计的基础之上, 分5 个层次以绿色为基色陪衬红色鲜花, 营造“热情似火”的生态意境, 取得“四季如春”的景观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7.
摄影     
  相似文献   
8.
中国宝玉石画的创作风格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松  王宗学  吴开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4):303-304,F003
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宝玉石画的创作风格和创新,将其创作风格归纳为求神似、讲意境、重含蓄三类,进一步丰富了国画风格宝玉石画的品种,并开发出装饰画风格的新品宝玉石画和大型精品宝玉石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