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部资源》2014,(2):31-31
<正>国产锰矿开采仍较清淡,广西与湖南地区作为国产锰矿的主要产区与需求地,目前锰矿供应量较小,可以说是供小于求。但是却没有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局面。国产锰矿价格难涨,一方面是由于铁合金行情较差,下游采购商对于国产锰矿价格的接受度低,因此国产锰矿价格不仅没涨,反而有走弱之势。另一方面,国产锰矿开工率低也是由于下游采购价格太低所致,厂家所给价格低,国产锰矿供应商无意开采,形成了较恶性的循环。  相似文献   
2.
骆丽  吴云清 《干旱区地理》2019,42(2):452-457
基于天长市1 250份问卷数据,运用SPSS进行效度及因子分析,确立公众的“风险认知”、“政府信任”、“公众参与”及“补偿措施”作为公众对邻避设施风险认知可接受度的潜变量,通过文献整理,确定原假设。运用AMOS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并分析潜变量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对“接受度”影响系数-0.262;其次是“公众参与”,影响系数-0.242。两者均为负向相关影响。“政府信任”及“补偿措施”对“接受度”正向影响。同时,四个潜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人口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接受度”有影响。通过对天长市调查研究,分析了公众的风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能够客观的比较其重要性;同时对政府及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启示,根据影响因子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来降低或避免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对中国城镇流动人口城市认同度与感知接受度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度和感知接受度空间格局相似,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但总体上流动人口的感知接受度低于其城市认同度。(2)城市认同度和感知接受度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差异明显,城市认同度的影响因素较少,高学历人才占比、在婚比重、跨省流动比例具有全局显著影响,感知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更多,除主要流动因素(跨省流动比例、来源城市群比例)的影响具有全局性外,其他变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局部异质性。(3)城市认同度受“个体成长—来源城市—劳力水平”三重影响,而感知接受度受“个体内部特征—流动状态—外部经济产业”三重影响。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度与感知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